logo
  1. 首頁>
  2. 旅行

小鎮專門店|小鎮的四大天王 搖擺著過往的特色產業

By 欣台灣2020/06/24
article cover

身為旗山人,如果不知道風靡旗山的四大特色店家,會被老人家在心裡笑話。在民國50年代,各踞一方的產業就是「枝仔冰城」、「米粉亮」、「冬瓜春」與「芎蕉廷」,當年講到這四個傳統產業的代表,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號稱大王不是沒有原因的,賣最多、賣最好絕非最重要的,要當「大王」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對地方的貢獻與白手起家的過程。

?圖片來源:果力文化提供


旗山製冰源自日本人的習慣

旗山在日治時代逐漸興起,日本人多利用旗山當據點,深入前往高雄山區運送物資與開墾荒地,製冰代表食物保存的後援,當台灣成為日本皇軍的南進基地,各地製冰業就紛紛展開。製冰需要電力,一九○八年美濃竹子門發電廠開始運轉,一九一四年開始提供穩定的電力到旗山地區。除了糧食相關,日本人追求落葉歸根的習性,也是製冰廠設立的原因。說來可怕,但每次聽旗山老人家說,日本人在台灣過世,大體以冰塊冷凍在旗山太平寺助念後,過了太平橋,到旗山火車站送到港口,再回到日本安葬的過程,完全可以感受那個年代對於製冰產業的各種需求。

枝仔冰城帶動台灣吃冰風潮

一項以枝仔冰為名的產業就在此時誕生。大正九年至昭和六年(一九二○至一九三一年),大量的甘蔗、香蕉移工持續湧入,十年內旗山的人口快速增加近五千人,長工務農要備足涼水,旗山民間消費的冰品速度加倍。一九二六年,鄭城就以銷售枝仔冰,推動了他的冰品王國。他用旗山糖廠的砂糖煮水後,利用粗鹽和冰塊將裝在小鉛盒內的糖水結凍,在路邊騎著鐵馬兜售。這種移動式的冰品,讓人們可以在不同角落享受冰品,而後冰棒產業在台迅速掀起旋風,寫下了台灣冰棒歷史。

從枝仔冰城後,全旗山開始流行冰品風,旗山仕紳吳見草、街長陳順和等人看到冰品的商機和需求,在枝仔冰城開業的兩年後,也紛紛加入冰品大戰,成立旗山製冰公司,也就是旗山製冰廠,此後冰果室產業就如雨後春筍般在旗山擴散,「第一醫生,第二賣冰」的諺語也快速流傳開來。

這種邊走邊吃冰的習慣,有人說和平埔族逐水草而居的習俗有關。移動式吃法的特殊文化,是遊客走在旗山人聲鼎沸的「本通」老街街道,望著老建築的美麗時,不可不體驗的樂趣。

?枝仔冰城往昔舊照/圖片來源:枝仔冰城提供


冬瓜茶大王的發跡竟然是看電影

除了冰品的生意,旗山的戲院「旗山座」於一九三九年,開業,在旗山本通地帶(今中山路)的媽祖廟旁掀起了另一波地方發展的契機。因為娛樂產業的掛牌營業,讓周邊相關的店家立刻發展起來,沈建春也在此經營冬瓜茶生意,從攤車銷售到在戲院旁開設建春冰果室,冬瓜茶成為旗山人看電影必喝的飲料。談到建春冰果室,大家最懷念的就是一盤黑糖薑醬配番茄,或一杯木瓜牛奶的滋味,看戲完坐在冰果室內吃剉冰那清涼消暑的感覺。

可惜戲院在民國六十八年就全部拆除,少了戲院的加持,生意下滑,再加上冰果室有長輩沉溺賭博,後代無法繼續承接,打著用新鮮冬瓜熬煮的冬瓜春,從此在旗山成為絕響,但這卻是老旗山人懷念的滋味。

獨樹一格的米粉產業

說到四大天王中的米粉產業,乍聽旗山有米粉工廠,應該會和許多在地人一樣搞不清楚狀況,但其實在日治時代,旗山的米粉產業就極為盛行,據文獻記載,在昭和年間旗山曾經有五間米粉工廠。

米粉是中國南方的飲食文化,來旗山開墾的居民多半是泉州、漳州的移民,自然有食用米粉的習慣。此外米粉可以保存米飯的價值,還可以變成辦桌裡不同的菜餚。旗山位於高雄農業區的中心,農產加工自然成為強項,但還有一個重要的關鍵。回想起新竹的米粉為何有名,就是因為新竹號稱風城的特質,讓米粉得以快速風乾,保存風味。而旗山米粉彈的特質,也是因為旗山位於下淡水溪畔的氣候,產生的風與台灣南部雨季集中的特性,讓米粉在陽光強烈的熱風中,也達到快速烘乾的效果。

?米粉熱燙出來時要經過人工搓揉才會好吃/圖片來源:果力文化提供


從米粉亮到福田米粉

旗山米粉當年的盛況,隨著國人飲食消費習慣改變,目前只剩下昭和七年(一九三二年)開業的隆盛米粉工廠還在經營。當年的老劉老闆,白手起家創立米粉工廠,後來傳給三兒子,名為「福田米粉」。店門口擺滿不同粗細的米粉、乾米粉、濕米粉、自家產的關廟麵等,工廠傳來陣陣馬達聲,整把白拋拋的米粉,跟著管路和蒸氣推了出來,老闆順手扯了一小段給我,入口Q彈好吃。

問起米粉的記憶,後代劉福田先生說,過去的工廠設在溪畔,經常用牛車將一把一把的米粉,載到旗山溪旗山橋的橋下,在太陽曝曬下晾乾一整天。只要經過旗山橋往旗尾的路上,都可以聞到曝曬米粉的味道、看見一整批米粉在曝曬,與橋邊的甜根子草相輝映,傳來米香。

上一代老闆和枝仔冰城老闆是熟識又是鄰居,當年決定做米粉,也有一部分是他的建議,兩個大王英雄惜英雄,創業過程辛苦,卻創造了地方的經濟特色。劉福田說,現在經營的福田米粉,米的進貨成本一斤六十元,但米粉一斤售價只有三十五元,在龐大的成本壓力下,消費習慣的改變,讓貨品也搭配炊粉進行製作好降低成本,但若有需要也可製作純米米粉。目前年將七十的老闆劉福田,也準備將事業交給第三代兒女經營,希望透過傳承,繼續經營旗山米粉產業,讓更多人知道米粉亮的故事,吃到旗山地方的米粉滋味。

香蕉大王不只因為香蕉

四大天王雖然各有強項,但香蕉是旗山近代發展的重要產業,我也是種香蕉的,所以特別有感。談起旗山香蕉大王,由於以香蕉發跡的人不少,像是出任高雄州青果同業組合代議員的蔡風苔、溪洲武鹿張家的張士錐近百甲蕉園、溪洲陳家、郭家等都算得上是大王級的,聘請的農工少說也有百人,但在旗山說到香蕉大王,大家心中卻只有「盧廷」一人,除了他種植大量的香蕉外銷,也因為他家白手起家後的親切的行事,受到地方鄉親的愛戴。

說到盧廷,他出生單親家庭,由媽媽撫養長大,家裡沒錢給他上學,但他靠著自學,閱讀過期的報紙,學習日文,又因為做人誠實值得信任,被旗山糖廠聘為工友,受到日本長官的賞識。他很有經營頭腦,存了一些錢買田種香蕉,靠著細心又服務周到的經營,在地方打出名號。以字為商標的香蕉,品質好、服務好,受到日本人的喜愛。這個香蕉大王盧廷出了名的堅持與和善,不只是白手起家田產很多,他做人的哲學流傳至今,依舊讓大家津津樂道。

「潺潺豬肝切五角」,走入旗山飯桌老店,講得出這句話的人,年紀稍長的老闆就會回他:「你也認識香蕉大王嗎?」早年物資缺乏,豬肝是高價的菜餚,成功經營香蕉產業的盧廷,勤儉為本的他不改庶民生活。一份一元的豬肝,他硬要老闆切五角就好,看得出這位大王是出了名的節儉,也看得出他與一般民眾沒有距離的行徑。旗山人口耳相傳的盧廷「農會領款」故事,就是盧廷去農會辦事時,新來職員小姐看他穿著沾滿棕黑色的蕉乳汗衫,以輕視的態度服務,後來盧廷身段柔軟的提出要提領可能讓銀行無法放款的金額,驚動農會總幹事高水出面道歉。最後,他不願因此讓年輕職員辭去頭路,以長輩的慈悲心腸化解農會內的懲處,替農會「以農民為本」給年輕人上了一課。看得出盧廷在地方人眼中,就是這麼平易近人,甚至他兒子盧中義當選縣議員為鄉里服務,每個任期都賣掉三分之一田產,為地方服務,就會了解到盧家在旗山的付出。

?香蕉大王盧廷故居/圖片來源:果力文化提供

?日本人到旗山蕉園考察舊照/圖片來源:紀正毅提供

旗山的四大天王搖擺著過往的特色

四大天王都曾盛極一時,但因為旗山香蕉外銷產業逐漸沒落,小鎮的老店物換星移。「枝仔冰城」轉型企業化經營,目前已經走向大企業的路線;「金蕉廷」因為子孫的凋零和香蕉產業的衰落失去光彩;而早期位於旗山戲院對面的「冬瓜春」早已不知去向;「米粉亮」則是靠著子孫的承接,持續經營傳統產業。台灣的經濟搖擺著前進,天王的後代能合體宣傳旗山的一天,就是地方懷舊產業復興的里程碑,不知道這里路有多遠,但他們曾經在地方創業的故事已深深烙印在我們心中。

?米粉宮場老照片/圖片來源:劉福田提供


BOX:高雄的大王

除了旗山以外,或許是高雄的民風比較草莽、直白,高雄各產業的經營者用商標稱自己是大王的還真的不少。無論是從台中到高雄的「高雄牛乳大王」,或是標榜再大的鳥都裝得下的「褲子大王」,或是藏身在鹽埕地區的「書包大王」與在前金區的老字號「綠豆湯大王」,沒錯,大王在高雄無所不在,有不少以大王自居的店鋪和產業。與日本的東京與大阪一樣,如果說台北的文化是文青小清新,那高雄就是一種熱青愛給你的土地氣息,正如南部的陽光一樣,擁有無限大的想像與熱情。


?【好書推薦】《小鎮專門店:跟著旗山的27道職人風景,來一趟台灣古早味的紙上行旅》

※本文出自果力文化《小鎮專門店》,版權僅供欣傳媒使用※
※請勿轉載※

延伸閱讀!你可能有興趣
?小鎮專門店|飯桌仔中的辦桌刀子師,小鎮的辦桌公司
?小鎮專門店|分秒不差,喚人把握光陰的鐘錶職人
?高雄人的深夜食堂25+ 從巷仔內吃到大馬路:傳統小吃篇

-------------------------------------------------------


關注果力文化

旗山高雄傳統文化傳統產業旗山文化香蕉大王枝仔冰果力文化高雄市米粉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