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ke advertisment

PR

  1. 首頁>
  2. 生活

用時間跟空間與台灣當代建築師對話/訪2020實構築總策劃邱浩修,平行展策展人謝宗諺及郭聖傑

By 欣建築2020/04/24
article cover

左起分別為郭聖傑、邱浩修及謝宗諺;攝影/吳宜晏

時間:2020年3月10日
地點:東海大學建築系系館
受訪:
邱浩修/2020實構築展總策劃(內文簡稱邱)
郭聖傑/東海現代性─陳其寬建築文件展策展人(內文簡稱郭)
謝宗諺/偶遇日常─亞洲建築文件展策展人(內文簡稱謝)
採訪:王進坤(內文簡稱王)
攝影:吳宜晏

已成為記錄台灣建築發展重要指標的「實構築」展,自2009年創辦至今已到第七屆,是創立十年後再次返回台中舉辦。本屆更恰逢東海大學建築系創立六十周年,經實構築學會與東海大學建築系討論後,決議共同合作舉辦系列活動。此次欣建築專訪總策畫邱浩修老師,以及「東海現代性─陳其寬建築文件展」策展人郭聖傑老師,及受疫情影響而延期展出的「偶遇日常─亞洲建築文件展」策展人謝宗諺,來一探2020實構築展的整體面貌。
註:原定2020年5月3日(日)閉展的實構築展,將延期展出至5月17日(日)


王:還請三位策展人,先談談各自對實構築的看法。
邱:本屆是第七屆實構築展,考量自2009第一屆由羅時瑋老師起頭開辦自台中開始,到今天已有近十年未返回台中展出,加上今年適逢東海大學建築系創立60週年,故決定本屆回到台中展出,來與東海建築系的紀念活動結合共享資源,可惜因紀念活動籌備時間較長,最後決定脫開舉辦,但仍留下兩個平行展「東海現代性─陳其寬建築文件展」及「偶遇日常─亞洲建築文件展」(因新冠疫情延期),來與本屆時構築展「構造詩」一起展出。

從「當代性」的角度來看,實構築展已成為台灣重要的建築雙年展,具標竿跟研究的價值,因此我提出將本屆做為回顧過去同時展望未來的轉折點,獲得實構築學會成員,包括廖明彬(清水工坊主持人、實構築發起人,以下簡稱廖董)、王俊雄(實踐大學建築系系主任)及多位委員的支持,決議委由我跟羅時瑋老師(前東海大學建築系教授)擔任本屆實構築展總策劃及展覽顧問。我旋即邀請了經驗豐富的劉克峰老師擔任「實構築」主策展人,有國內外策展經驗的謝宗諺老師負責「亞洲建築文件展」,以及剛從日本回國的郭聖傑老師負責「陳其寬建築文件展」,我負責三展統合的執行工作,是以一個策展團隊的方式來進行。

「構築」本身具有技術與藝術兩個層面,若給構築一個簡化的定義,那就是「材料相接的技術與藝術」,建築師透過構築表達他認為建築的價值,來詮釋文化性,而構築在不同時代、不同地域時,會有不同的想法跟觀點,因此即使沒有建築師也會有構築性。我認為構築就是建築的本源,可惜過去台灣的建築教育缺少這一塊,主要因教學系統屬於美制,採用工作室(studio)的教學方法,講求設計方法、空間形式操作邏輯,導致建築界只把構築性當成外加的概念,不認為這是建築一開始的建造本質,而對此缺乏思考,對此沒有任何的思考,在形式完成後才開始將材料、結構加進去,缺乏物質理性與感性的思維,就導致長久以來台灣建築有形無神的形式主義。這十年台灣在構築方面的重視成長很多,跟實構築展的推動有關連但不是全然,因近十年世界也在反思建造的本質,甚至歐洲有些學校的建築教育,是回推到建造性本身來思考,台灣透過實構築運動,其實是跟世界同步在對建築物質本質進行反省的。

2020實構築展海報;圖片提供/「2020實構築」策展團隊

謝:從東海建築系研究所B組(招收已在大學獲得非建築相關學士學位的學生)畢業後,我前往義大利米蘭攻讀碩士,同時間參與了威尼斯雙年展瑞士館跟2015年米蘭世博會台灣館的策展,回國後即在東海建築系教書至今是第四年。除帶設計課外,也曾在研究所C組(為國際化跨校合作之設計專業訓練,採英文教學)跟東南亞連結的活動,因這些背景而被委任擔任「亞洲建築文件展」的策展人,試圖串接台灣與亞洲各國建築的連結關係,東海長期與國際許多學校諦結姊妹校,透過交換老師跟學生的方式進行交流,也建構亞洲論述平台,這些脈絡是舉辦本次「亞洲建築文件展」的原因之一。

台灣與歐洲最大不同是台灣會建立設計路線(潮流),最後變成約定成俗、有SOP(標準操作程序)的,箝制設計者在設計時,需要跟著這路線,設計才可能被建造,但歐洲在畫圖時,比較不會從一定能蓋出來去想,就是專心做設計,建造就是交給營造單位去實驗來將建築完成,使設計與營造兩者在接頭上,能併發新的可能性,這也是「實構築」闡述的概念。

郭:淡江建築系畢業後我前往日本,在京都大學攻讀碩士及博士學位,2017年取得博士學位後,進一步取得日本學術振興協會的經費,做了一年多的博士後研究,於2019年返回台灣在東海教書。我在京都大學是研究近代建築師、建築思潮,博士論文研究的是王大閎(1917-2018)建築師的思想,指導教授是田路貴浩,脈絡再往前是?田友也、森田慶一。博士後研究則是聚焦在戰前留日的台籍建築師,包括陳仁和、林慶豐等,研究這些留日建築師如何將在日本所理解的現代性、所受的建築教育,擴張到整個亞州,由於架構龐大至今仍在進行,期待不久的將來能整理出一個脈絡。在日本待了15年,對台灣建築反而有點陌生,實構築展讓我瞭解台灣當代建築師在做什麼,透過作品想對世界傳達什麼樣的訊息。

日本除個人事務所外,也有許多大型建築工程公司,比如日建設計、鹿島建設、竹中工務店等,他們除有設計部更有強大的營造部門,因此日本建築師原則上只需將設計做好,背後有專業的營造團隊在支撐,而這似乎是日本建築的必然,因一百年前就開始跟互相合作到今日,所形成的建築環境。日本建築師有分路線,從歷史角度去理解的話,可回推到一百年前現代建築萌芽時,一派為表現派,認為建築就是藝術。一派則是構造派,舉佐藤功一(1878-1941)為例,他認為建築就是「怎麼去把重量撐起來」,也就是今日所談構築的美,所以日本一直都是雙軌進行,甚至今天日本有一個新的名詞「構造家」,不是結構技師,而是專門做結構設計的,不完全相對於「建築家」。表現派跟構造派兩者間也有疊合的地方,這只是設計切入點的問題,而非真的必須選哪一邊。

左起分別為郭聖傑、謝宗諺及邱浩修;攝影/吳宜晏

王:那主展與平行展的關係為何?藉此想傳達什麼?
邱:本屆是採策展團隊的形式,是由三個展覽組成,分別是主展「構造詩」及平行展「東海現代性─陳其寬建築文件展」、「偶遇日常─亞洲建築文件展」,我必須強調平行展不是附屬而是平等的對話。三個展之間有幾個層面的意義,第一是時間(歷史)的意義,東海大學在1960年代因為美援獨特的時空背景,而有了超越當時台灣涵構裡建築思考與施工圖面,陳其寬是其中的代表人物,透過本次「陳其寬建築文件展」公開這套圖,展現台灣在50年代時就已有前輩在探討構築的詩意跟文化性,東西方怎麼相映,如何呈現現代性等,透過客觀的圖面展覽來做時空的對話。

東海現代性─陳其寬建築文件展;圖片提供/「2020實構築」策展團隊

再來是空間(地理)的意義,此次刻意選亞州,因我們對西方建築的發展相對是熟悉的,近年「在地的全球性」概念出現,不再談現代建築的價值怎麼在地化。當年東海大學校園的規劃及建築物也屬於將現代建築在地化,但今日已轉由屬地的文化性去啟發建築新的建造、新的看法等。此次展覽訂為「偶遇日常」,希望從文化的日常性,促使台灣思考若不從日本、歐美時,其實還有第三條道路可以實驗。此次展出的亞洲建築師多都有留學經驗,但回到自身文化裡面時,怎麼從中找到養分,是我希望能啟發台灣建築師的,台灣現在不少建築師也在做相同的事,但在針對自身文化脈絡及生活的理解,仍沒有這些亞洲建築師深刻。

偶遇日常─亞洲建築文件展;圖片提供/「2020實構築」策展團隊

「真實」這並非談建築師對形式的表現,而是反映在設計裡怎麼思考與土地、人之間新的關聯。本屆「構造詩」挑選作品,是希望傾向談台灣的「日常」,因此本屆有許多首次參展的建築師,雖然作品尺度不大,但他們正在用一種新的方式來解釋對建築的看法。最後是「當代性」,陳其寬留下的文件在今日仍具有當代性,我必須誠實地說現在台灣的構築在思想上、細節上的成熟度仍不如當時,展出陳其寬的建築原圖是個提醒。亞洲建築文件展所挑選的團隊都具有構築性,並非只談抽象的全球概念,而是真正落實在構築性上,展現不同的觀點,有在地脈絡也能給全球啟發。

透過時間、地理、探索真實等來與本次展出的台灣建築師對話,藉此反思自身所處的位置,透過文化性的思考發展自身的自明性,朝向下一個十年、二十年前進。而本屆以「構造詩」為名,希望將建造性提升到文化性跟詩性,文化性是在地的,詩性則是普世的,這兩者都屬於精神性,希望能開始看到往這方向的追求。

偶遇日常─亞洲建築文件展參展團隊;圖片提供/「2020實構築」策展團隊

謝:此次亞洲建築文件展挑選的建築師,雖然與主題「偶遇日常」切合,但彼此建築哲學各有不同,透過這個差異創造對話。展出團隊中,包括noiz architects,是由日本建築師豐田啟介與台灣蔡佳萱所共同組成的團隊。印度的RMA建築事務所主持人Rahul Mehrotra雖然在美國開業,但他在美國及印度都有案子,這次展出他在印度鄉村的作品。泰國Chat Architects的近作Samsen Street Hotel,是受鷹架系統啟發來構想飯店建築及與街區的關係。

日本建築師澤秀俊(Shunri Nishizawa)原本是武仲義(Vo Trong Nghia)事務所的合夥人,現在獨立出來開業,但仍留在越南進行建築實踐,他將日系的美學用在當地的建造材料上,非常有創意。越南a21 studio的作品多是執行鄉村建造,但在裡面融入了手工藝,此次展出的作品是團隊設計的居民集會,他們所將氣候、土地、家具跟人的生活整合在一起,本次會展出a21為該空間設計的椅子。

馬來西亞的EJA事務所是由女建築師Eleena Jamil創立,她用「竹」來打造建築。但竹子的應用比較像補充原建築的架構,將馬來西亞涼亭、露台的空間性,透過竹構整合到建築中,帶出很強烈的視覺語言。Eleena Jamil並不把自己設定在單一地區或鄉村,而是將此系統推廣到全世界有此需求的地方。

郭:「陳其寬文件展」本身是回應東海建築系創系60週年,藉展覽重新閱讀東海建築。2017年東海曾舉辦「沈潛的理性:東海大學第一代校園建築展」是由策展人的觀點去整理史料展現給觀者,但這次展覽是不帶濾鏡的來回應「真實性」跟「當代性」,直接展示圖面讓觀者自己去解讀。在有限的展覽空間中,將每棟建築的圖面完整的展開,透過陳列建築師繪製的圖面,思考建築師在想什麼。除圖面外,也展示陳其寬的手稿,透過這些資料讓觀者回到當時的時空環境,思考貝聿銘、張肇康、陳其寬在東海這個場域裡發生了什麼事。

東海現代性─陳其寬建築文件展;攝影/王進坤

東海現代性─陳其寬建築文件展;攝影/王進坤

王:那在展覽內容跟展場設計上,怎麼去落實這個對話?
謝:亞洲建築文件展受限運送(空運)的限制,無法有大型輸出或大尺度的模型,但會有每組團隊的簡歷跟圖說,以及小尺度的展品如椅子跟模型來陳述每組團隊意圖表達的事情。除靜態展覽我們原邀請參展的亞洲建築師來台舉辦論壇,透過面對面的交流各自關注的議題、營造施工的過程、材料的選擇等,來瞭解彼此在建築、營造業上之相同與不同。可惜因為新冠病毒疫情,導致論壇必須改為連線視訊(後因疫情越趨嚴重最後取消國際論壇),因展示作品所促成的對話,遠遠比不上人跟人在現場直接的交流。

展覽內容上,幾乎每組團隊都想展正在進行的案子,大概是因這些事務所都喜歡挑戰跟實驗,加上此次主題「偶遇日常」要展示的是想法(idea),想知道這些建築師是從哪獲得靈感,啟發他們去完成建築。每組團隊的展示空間大約是120cmX160cm左右的桌子,沒有輸出版面而是由一本作品集展出,展示的模型每組團隊都不同,有些是展完工的或仍在進行中的建築模型、設計的家具等,來展現靈感的來源。展場設計源自曬床單的意象,將事務所及其作品的名子用線繡在床單上,線頭會拉到各自的展桌上,床單飄在空間中,如同靈感漂浮於空間之中,等待人來抓取。

偶遇日常─亞洲建築文件展參展團隊;圖片提供/「2020實構築」策展團隊

偶遇日常─亞洲建築文件展參展團隊;圖片提供/「2020實構築」策展團隊


郭:陳其寬建築文件展以施工圖為核心,展出八件作品約七十張圖面,原本有意展出原圖,但最後因現實面的考量,還是展出原圖的原尺寸輸出圖。日本「?立近現代建築資料館」的每場展覽展示的都是原圖,不論是柯比意、前川國男、安藤忠雄等都是,現場觀察建築師鉛筆每一筆的勾畫所傳達的力量非常震撼,只可惜我們還缺乏這樣的環境。

此次還會展出四個模型,第一個是藝術中心,它不只是東海校園裡重要的文化資產(具台中市政府歷史建築身分),也是陳其寬生前喜愛的作品,因此特別重新製作模型展出。再來跟文化部文資局借了「校長公館」跟「路思義教堂(國定古蹟)」的模型,最後則是跟東海圖書館借復刻陳其寬在思考路思義教堂結構的木造模型。除建築圖跟模型外,也展出陳其寬的信件及手稿,包括與葛羅培斯(Walter Gropius,1883-1969)、 鳳後三(1919-1983)來往討論設計、結構的信件。

東海現代性─陳其寬建築文件展;攝影/王進坤

王:既然強調是平行展而非子展,那展場配置怎麼呈現跟安排?
邱:整個展場空間約有400坪,主入口進來先看到主展「構造詩」約佔一半兩百坪,動線設計上是開放的,但我們希望第二層是先進入「亞洲建築文件展」,透過亞洲建築團隊自由地詮釋觀點,與台灣當代群體建築樣貌進行對話。最後再回到過去進入「陳其寬建築文件展」,採用素樸的展示方式,閱讀懸掛於牆上的建築圖面、文件及建築模型,最後再回到主展場,從時間、空間來與台灣當代進行對話。

王:此次邀請的亞洲建築團隊與展出的台灣當代建築作品,兩者間有相似或不同的特質嗎?
謝:相同的特質是在做設計時,不會認為因是亞洲人所以要做亞洲的設計,而是專注看基地上發生的事,在解決問題的同時,展現心中意圖呈現的樣貌,直到我把亞洲概念拋給他們時,才開始思考自己的作品是否呈現亞洲的狀態。不同之處在於東南亞國家的建築法規相對台灣確實較寬鬆,因此易有更豐富的多樣性,但他們並未把寬鬆當成設計的一部分,而是當成懸崖,在設計時會不斷去挑戰如何更貼近懸崖,與台灣建築師在操作設計時,會與懸崖保持一定距離的保守有些不同,這可能跟他們的世代交替比較快,且年輕建築師已趨近成熟有關,因此會勇於回應在地宣言來操作建築議題,而他們的嘗試對台灣同世代來說其實是一種鼓勵。

偶遇日常─亞洲建築文件展參展團隊;圖片提供/「2020實構築」策展團隊

王:聖傑並非東海建築體系出身,你怎麼看貝聿銘、張肇康及陳其寬在東海校園做的建築實驗?
郭:東海對建築人來說,一直是有光環的,加上我在日本念書十多年,對台灣有些陌生,但也讓我能較客觀的認識台灣戰後建築及建築師,我常在想為何大家對王大閎如此推崇,他真有這麼好嗎?若站在東亞建築發展的角度,王大閎能排在第幾名?同樣的,陳其寬在東海校園做了很多實驗,但與羅老師跟邱主任討論展覽的主題時,初始我有些抗拒訂為「東海現代性」,因為「東海」現代性是個新的概念,適合嗎?但後來我重新想,其實這個主題回應了我對台灣戰後建築的想像。假設日本學者村松貞次郎曾以「山脈」形容日本現代建築師所建構的文化系譜,那戰後的台灣建築,則是在建築師們所擁有之相異的國家認同、歷史認識等價值的相互碰撞中逐漸成形,相對於日本建築師因純血社會互相牽引所構成的綿延山脈,台灣建築師所構建的建築文化,更像是「群島」般的存在,每個島本身有自己的生態系,透過這些不同的島嶼組合,也才讓台灣變得有意義。

本次「東海現代性」就是在展示「東海」這個建築小島,期待觀者能從中連結到陳仁和建築師展,甚至更早的王大閎建築師展,當越來越多戰後建築師被研究並展出,才能清楚認識台灣構成了怎樣的建築文化。

東海現代性─陳其寬建築文件展;攝影/王進坤

王:聖傑透過在不同地域的受教育跟生活,怎麼看本屆展出的作品?或當代台灣建築師的實踐?
郭:我現在住在東海教職員宿舍,每天在東海校園生活,感受陳其寬他們打造的校園建築空間,我覺得東海校園在材料運用、建築比例上,既使是在這個時代也絕對是傑作。我觀察台灣當代建築的發展有兩個面向,第一是建築語彙越來越豐富,第二則是貼近國際潮流,造型跟空間越趨純粹跟乾淨,可說是兩個極端。從外部視角來看會認為第一種比較像台灣,2015年TOTO間?美術館邀請田中央聯合建築師事務所赴日展出,當時《a+u》雜誌也有報導,我們在研究室也有討論,日本同儕很意外台灣現代建築竟可以是這樣,語彙能如此豐富,因為日本的建築不太有「加法」,大家可說是被田中央嚇了一跳。現在台灣開始推「減法美學」,但減法就一定好嗎?我反而認為有時「加法」較像台灣,更符合群島般的狀態。

東海現代性─陳其寬建築文件展;攝影/王進坤

王:東海擁有優美的校園環境,卻也聽聞有人質疑場域美學並未落實到學生教育中,對此有何看法呢?
郭:只要有一定程度的敏銳度,透過在校園中的生活跟學習,就能培養學生對空間的尺度感及美感,因此我不認為必須特別跟學生強調,尤其作為學習建築的學生在這環境生活五年,若還不能感受到東海校園空間的獨特質感,他應該重讀一次,因為身體感應該會告訴他,這是好的比例。我剛從日本回台時,看街上每棟房子都覺得怪怪的,倒不是因為招牌或違建,而是房子的比例、尺度跟材料在我的經驗中是不對的,但這不是說台灣錯了,只是我還沒適應。

王:實構築除推動三方合作跟專業界交流外,也希望讓大眾更認識建築,本屆是否也有將其納進考量?
邱:雖然是從建築出發,但議題跟展現的方式並不艱澀,包括「構造詩」有意思的問答、動態的影片等,讓非建築專業者來看展也一定會有收穫。另外本屆跟木之家種子研究會合作舉辦工作坊,希望能將影響範圍擴大,邀請更多人一起加入。實構築已不只是「展」而是個「運動」,因此我們邀請各校建築系的老師加入,帶領學生親自動手建造,工作坊也沒有限制要大學生或建築系學生才能報名,很意外還有高中生參加。本次創造的空間許多是人能進入使用的,而非只是建造的表達,藉此推動學生跟大眾認識木構造。這次工作坊尤其感謝許浩銘建築師,他是木之家的執行秘書負責統合本次的活動,包括與廠商跟各校老師的聯絡來整合資源等,本次主題「向OO學習」也是由他邀請考工記工作室范承宗老師出題共同策劃,意指不是建築領域的人才該想建築的事,而是該更開放的互相學習對話,因此OO可以是生物學家、裁縫師或法醫,不是生硬的只在建築領域談構築。

向OO學習;攝影/王進坤

向OO學習;攝影/王進坤

向OO學習;攝影/王進坤


【策展人簡介】
邱浩修/東海大學建築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哈佛大學設計學院設計博士,專長為數位設計與構築、虛實整合互動空間設計、當代建築評論,過去幾年教學研究與設計實踐,致力於探索持續進化的當代數位技術,如何在全球與在地的社會文化與建築產業脈絡下,從概念到實踐挖掘出新的設計觀點、設計方法與應用理論。

郭聖傑/東海大學建築系專任助理教授
1980年出生於台北。淡江大學建築系畢業後赴日留學,2017年於日本國立京都大學取得工學博士學位。主要經歷為京都大學外國人共同研究者(2017-2018)、日本學術振興會外國人特別研究員(2018-2019)。研究領域為建築理論、建築思潮與東亞建築師的研究。主要著作《世紀王大閎》(共著,2018)。

謝宗諺/東海大學建築系專任講師
義大利米蘭Domus設計學院都市建築碩士、東海大學建築研究所學士後建築組建築碩士。參與2014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瑞士館策展團隊,發起並擔任2015米蘭世界博覽會台灣館召集人。第四屆亞洲建築與都市論壇作為總召集人及主持人。除專任東海大學建築系所專任講師,同時從事都市設計與建築研究。


【展覽資訊】
>2020實構築
總策劃:邱浩修
顧 問:羅時瑋
主 辦:實構築學會、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協 辦:東海大學建築系、成功大學建築系、逢甲大學建築專業學院、台灣科技大學建築系、大葉大學建築研究所暨空間設計學系、木之家的種子研究會
合作媒體:欣建築

>2020實構築─構造詩
策展人:劉克峰
日 期:2020年3月21日至5月3日(延至5月17日閉展)
時 間:10:00-18:00(每周一休館)
地 點:文化部文化資產園區國際展演館
地 址:台中市南區復興路三段362號

>東海現代性─陳其寬建築文件展
策展人:郭聖傑、邱浩修
日 期:2020年3月28日至5月3日(延至5月17日閉展)
時 間:10:00-18:00(每周一休館)
地 點:文化部文化資產園區國際展演館
地 址:台中市南區復興路三段362號

>2020實構築學生工作營─向OO學習
策展團隊:木之家的種子研究會+范承宗
指導師資:陳建同、劉字禎、蕭俊碩、蔡孟廷、賴明正、龔紋莎、陳冠帆
地 點:文化部文化資產園區國際展演館
地 址:台中市南區復興路三段362號


【延伸閱讀】
>構築是一組材料詩/「構造詩-2020實構築」策展宣言

>向OO學習/2020實構築學生工作營

>東海現代性─陳其寬建築文件展/2020實構築平行展

>從觀察者的視點看見空間詩學/2020實構築展場設計

=====================
圖片提供/「2020實構築」策展團隊
攝  影/吳宜晏、王進坤

撰文編輯/王進坤
校  稿/Florence Kao


更多實構築相關活動資訊,請上【欣建築-實構築建築展
旅遊看建築、建築知文化、文化說歷史,更多建築知旅請上【欣建築
實構築郭聖傑邱浩修謝宗諺東海現代性 陳其寬建築文件展偶遇日常 亞洲建築文件展向OO學習東海大學建築系實構築學會對話
fake advertisment

PR

fake advertisment

P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