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1. 首頁>
  2. 玩戶外

【2020車友大調查】想要取悅他們 你必須知道的車友樣貌

By 欣單車-單車讓生活更精采2020/01/22
article cover

不管從事任何事,要有好的結果與發展,必須天時、地利、人和,自行車這項運動也不例外,安排活動期望有好日子,所以要先查未來一周的天氣預報,然後出門前不斷刷新雷達迴波圖,這是天時,用GOOGLE地圖規劃、查看STRAVA區段紀錄,仔細研究活動與賽事的路線安排,這是為地利,但是具備這些條件後,如果沒有人,一切都是白搭,所以最重要的是人和,要達成人和,除了合適的人身部品,符合需求的硬體裝備外,對人的理解是最關鍵的。

在辦活動時,需要知道對象是誰,他們的喜好是什麼,這樣才能規劃出符合車友想要的內容,開發產品時,需要知道目標消費者在哪裡,才能做出具有競爭力的商品,在參賽時,要知道對手是誰,強項與弱項是什麼,才有機會順利站上凸台,要做到這些,你必須去調查,筆者本篇就來跟大家報告,這次2020欣單車車友大調查當中,幾題有關車友樣貌的統計結果,希望在不同的使用目的下,協助大家,做出更好的內容。

文章內容大綱

1. 基本人口統計變項(性別、年齡)
2. 獲得單車相關資訊管道方式
4. 最長騎乘距離
3. 騎乘習慣(每週訓練次數、訓練方向)

1. 基本人口統計變項(性別、年齡)

性別

從性別題項來看,不管是19年或是20年的調查,男生均達八成以上,這個結果在自行車這項運動上,並不讓人意外,從運動本身來看,先不論表現或是先天的優勢,以環境來說,相較於其他,如羽球、體操、排球等等,比較屬於室內,自行車需要在戶外承受更多的風吹日曬雨淋,女生在這方面可以接受的程度就比較低。另外根據兩年在性別比例上的比較結果,女生占比掉了4%。


▲自行車這項運動,男女占比始終有很大的懸殊。(比爾吳提供)

不過就筆者自身的觀察,在平時訓練、假日外出或是賽事活動參與的狀況來看,女車友的比例其實是越來越多的,像是品牌商舉辦專屬女性的賽事,或是口號,如女子風中劍、女力崛起、liv day等等,以及許多熱愛單車的運動女孩建立粉絲專頁,活躍於各社團,相較於男生,心思更細膩也富有感情,往往在景點的介紹,或是影片的拍攝上,帶出不同的詮釋角度,而且非常有號召力,除了這些,更有實力與男車友不相上下的女勇腳。


▲由Rapha品牌,號召的Rapha Women's 100,由女生領騎,活力十足。(車友 Vivian Yu提供)

那為什麼,20年的調查,女生的比例卻掉了4%呢?其實這是占比問題,在這次調查中,兩個性別在實際數量上均有成長,其中男生成長了七成,女生也成長兩成,這結果可能代表,整個單車的人口,在去年是有比較活躍的,對於欣單車來說,也是一個喜訊。

年齡

在年齡方面,與19年相比,沒有太大變化,被稱為死亡之組(凸台很難上的意思)的30歲與40歲組車友依然分別是占比的第一、二名,這點不難理解,因為不管是車子或是身上的裝備,以及所需的時間,自行車都是一項需要有一定經濟能力與時間安排的運動,因此除了科班之外,還在求學階段的學子們大多不會這麼早接觸單車。

不過近年來,也看到許多廠商與車隊或是領袖人物個人,開始鼓勵高中或是大學生投入自行車運動,不管是硬體的贊助、經費的幫忙,或是豎立精神上的典範,這些都是值得持續做的事,畢竟向下扎根,熱愛這項運動的人才會源源不絕。

獲得單車相關資訊管道方式

第一名是自行車專業媒體及其粉絲團第二名為自行車相關網路社團第三名網路主動搜尋,從前三名的占比來看,現在車友們主要接收的管道來源,均與網路相關,由於這是一個資訊爆炸的時代,過多的訊息,容易分散每個人的注意,並有選擇的困難,加上有限的時間,無限的求知慾,因此一個比較主動、資料量大且廣,加上有篩選並編排過的資訊,較客觀與真實,這樣的提供方,就佔了大部分優勢,第一名的自行車專業媒體及其粉絲團,就符合這樣的性質。

第二名的網路社團,也有類似的機制,只不過他是由眾多不同的車友,來提供資訊,內容可能較為片斷,且不客觀,不過可以在上面找尋到許多有趣的話題,以及自己沒有想過的冷知識。

第三名,主動搜尋,什麼不懂,上網谷哥大神就對了,搜尋後自然會連到相關的文章、網站找到自己要的答案。

像是欣單車活動列表,就是網友熱門找活動的管道:欣單車活動列表

另外,筆者也做了不同性別在資訊獲得管道的差異比較,其中在第一名與第三名的占比,有明顯不同,女性較不會主動搜尋資訊,依賴媒體與粉絲專頁提供訊息,以及在名人推薦方面的占比,均比男性高出許多,這也是一個值得參考的結果。

單次最長的騎乘距離紀錄

對於一個熱衷做傻事,騎乘一日系列的筆者來說,這一題的結果令人興奮,在單一年份的調查結果來看,答案分布在100-200以及350k以上這兩個選項,蠻符合預期結果,第一名的距離,就是大部分假日約騎,或是賽事的射程,第二名就是那些一日系列,或是個人發起來的長距離挑戰,也算合理。


▲最長距離在350k以上,整體提高。(比爾吳 提供)

令人興奮的是,19年與20年的比較。在350k以上的距離人數,大幅提升,由25%來到31%,從去年的520雙塔與北高挑戰的參賽人數,還有那些一日系列文章的反應熱度,就知道車友們的口味已經逐漸地提高,透過參與這些困難的活動,熱車友們有一個目標可以挑戰,在準備的過程中,強化自己的體能,在參賽時磨練意志,並與身邊朋友建立深厚友誼,達成後的成就感,會讓自己更愛這項運動,這些都是一般的騎乘活動較難帶來的效果。

延伸閱讀:【一日系列路線收藏】合縱連橫 征服台灣


▲2019的調查結果。

▲另外由兩年的比較顯示,女性在350k以上的占比,也大幅提升,由3.2%大幅提升至21.5%,整整成長了七倍!,在51-100k組,也超過男生的占比,顯示女力真的正在崛起中。(比爾吳 提供)


▲女力崛起最佳代表,由捷安特女性品牌,LIV贊助,外號女武神的CCC車隊。(比爾吳 提供)

騎乘習慣(每週訓練次數、訓練方向)

這題,是與個人最攸關的題目,關係到你是否會持續的進步,以及你對單車這項運動的基本思維,想要讓身體狀態穩定的成長,規律且適當的訓練安排是必須的,從年度的規劃、到每月的目標、以及每週每日的安排,圍繞在兩個最核心的問題,負荷與休息,這當中決定的因素就是單次訓練的強度與每天不同的內容安排,所以大家在這方面是否有概念呢?不同的思維在訓練次數上又有什麼關聯,透過調查可以看出一點端倪。


▲2-4次為第一名。


▲大概抓個訓練方向為第一名。


▲上面兩個圖分別來看,並沒有什麼,但放在一起分析,結果就蠻有趣的。(比爾吳提供)

基本上一週2-4次,占了大多數選擇,平日一次的騎乘加上一天周末,就有兩次很容易達成,另外並不是每個人都知道怎麼練車,但是透過平時在媒體資訊的接收,車友間的分享,每個人在內心會或多或少有一個模糊的概念,所以大概抓個訓練方向的占比也是最高的。

但如果把兩個項目,一同帶入分析交叉比對,就會發現差異,一般在適當的訓練安排上會是這樣,一週七天訓練五天, 一天安排減量一天做一個完全的休息,這樣的結果反應在有明確的訓練及課表的車友上15%的比例遙遙領先其他訓練思維的車友,當然並不是每個人都想練車!輕鬆騎就好,也是一個很好的選項。


▲一週七天訓練五天, 一天安排減量一天做一個完全的休息。(比爾吳 提供)

另外要多做解釋的是,這題的選項問的是每週外出騎乘的次數,但是現在許多人其實在平日,會選擇待在室內做訓練,在周末時才外騎,這可能也是讓0-1次的比例如此高的原因,連有明確訓練目標的人都達19%,這是不太可能的,因此在下一次的大調查題目,也可以多增設一題,關於室內訓練的題目。


▲現在線上騎乘軟體如ZWIFT,相當流行,筆者就認識一位,一年騎了351天,但是外騎次數可能不到三分之一的車友,堪稱電動達人。(比爾吳 提供)

延伸閱讀:【年度運動大事紀】運用個人訓練大數據 回顧過去 制定未來

以上為欣單車2020年車友大調查當中,關於車友樣貌的題項分析結果,在這邊與各位分享,知己知彼百戰百勝,不知道這些是不是跟你親眼所見、親身經歷的一樣呢?

2020車友大調查車友大調查運動紀錄2019年車友樣貌自行車訓練自行車媒體網紅女力崛起一日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