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1. 首頁>
  2. 生活

當代城市文明的凝視與再現 廢墟的破壞與重生/《失樂園》開展講座

By 欣建築2019/12/23
article cover

James Casebere《樓梯間》 © James Casebere;Courtesy the artist and Sean Kelly, New York;圖片提供/忠泰美術館

《失樂園─當代城市文明的凝視與寓意》藝術家座談
講題|當代城市文明的凝視與再現-James Casebere & Marjan Teeuwen藝術家座談
時間|2019年12月21日(六)14:00-16:30
地點|忠泰7樓講廳
主持暨與談人|沈伯丞(國立臺北及臺灣藝術大學,兼任助理教授、藝評人)
藝術家|詹姆斯?卡斯貝爾(James Casebere)、瑪里安?特文(Marjan Teeuwen)

忠泰美術館《失樂園—當代城市文明的凝視與寓意》12/21開展,邀請到五位享譽國際的藝術家展出其經典或全新創作;透過影像與裝置藝術,從當代藝術角度詮釋人類慾望下城市文明的毀滅與再生,講述人性、資本主義及戰爭等所導致的城市變化,讓參觀者反思城市的未來。

忠泰美術館主任黃姍姍在講座前致詞:「《失樂園》是17世紀作家漢彌爾頓所著—人類因自我意識擴張而被逐出伊甸園的史詩。本展取用《失樂園》為名,反思當代城市中許多因人類欲望而產生的行為,如何導致了城市面貌的改變?五位參展藝術家的作品都展現了他們對於城市變遷的不同觀點,深刻思考當代城市和人的關係。卡斯貝爾和特文的參展作品雖然都是以平面影像輸出呈現,但他們的創作過程和關注方向卻大相逕庭,非常期待兩位分享將碰撞出的火花。」

本場講座邀請到參展藝術家—美國攝影師詹姆斯?卡斯貝爾(James Casebere)及荷蘭藝術家瑪里安?特文(Marjan Teeuwen),分享他們創作的心路歷程。特文常在拆除前的廢棄屋舍裡,運用現場的廢棄物分割、再造空間,映照城市在人性趨向下的景觀變遷。相較於特文在大型建物現場的大動作拆裝、堆疊,卡斯貝爾的創作則顯得靜謐,卻安靜得詭譎。他攝影作品中的空間皆為縮小建築模型,透過戲劇性的打光,將觀眾吸進他的鏡頭裡,沉浸在這無人卻聽得見呼吸聲的歷史現場。兩位藝術家同樣立足在歷史的時間軸上創作,藝評家沈伯丞老師卻進一步點出他們作品的對比性:特文的粗獷與豪邁、卡斯貝爾的優雅而精微,都讓觀者能從不同角度、不同場域去思考,今天在失樂園的我們「為何會失去了樂園?又為何重拾?」

藝術家對談—(由左至右)沈伯丞、特文、卡斯貝爾;圖片提供/忠泰美術館

「一位抽象畫家,為何開始在廢墟裡敲敲打打?」荷蘭藝術家特文從小對於戰爭、猖獗的資本主義、城市開發……等「人類在歷史上的過度行為」十分感興趣—而「廢墟」往往是這些行為的痕跡。在「DestroyedHouse」系列作品中,她進入建築物的破舊結構內,利用牆壁、地板和天花板上的殘骸碎片,將其內部重建成建築雕塑。透過創造近乎單色的雕塑裝置給予這些空間不一樣的生機,並把混亂變成秩序。特文以身體介入的方式,在飽受戰爭摧毀的中東地區、或被廢棄的建物裡,利用破舊及毀壞的牆壁、地板和天花板上的殘骸碎片,有程度及控制地進行拆除或破壞;目的不是讓其毀壞的更嚴重,而是有程度地控制,把它們變成一個建構下的廢墟,以超越時間和地點的方式打開了既存的深淵,但殘酷的時事情景也為她的作品提供了無法避免的故事背景。

特文強調她不是一位政治傾向的藝術家,她曾在荷蘭、法國、俄羅斯、南非及加薩走廊各式各樣的廢墟裡創作,透過創造近乎單色的雕塑裝置將廢棄的空間轉變為藝術敘述和記憶的體現,進而探索與建築、重建、記憶與失落等相關的主題。對她來說,這些代表著歷史重演的磚塊、樓板、牆面,能夠暫停時間的流動,也能反映出人性劣根下的重蹈覆轍。

沈伯丞老師則打趣地補充:他曾誤認特文作品中堆疊的木板是一本本書籍,誤會解開後,他卻發現特文其實是以另一種方式—以「痕跡」來書寫歷史,創造出當地獨有的故事屋。特文具有時效性的作品在本次展覽中改以影像與過程紀錄呈現,了解她的創作過程後,如果能夠親自走進特文的廢墟中,或許超現實的空間感與超載的故事更能衝擊你我的每個感官。

Marjan Teeuwen《毀壞的屋宅-北阿姆斯特丹 5》 © Marjan Teeuwen;圖片提供/忠泰美術館

《失樂園─當代城市文明的凝視與寓意》藝術家暢談創作脈絡;圖片提供/忠泰美術館

「希區考克」是當我一看到卡斯貝爾的攝影作品時,首先聯想到的詞語。卡斯貝爾作品主題包括社會管控與體制化空間的歷史,他一直在建造和拍攝縮小比例的建築模型。這些模型由日常生活中易取得的材料—如保麗龍或硬紙板製成餐桌大的模型而成,再以戲劇化的打光手法進行拍攝。

光線對比下,卡斯貝爾重現氛圍、塑造「即將要發生什麼」或「曾經發生什麼」的既視感,引導觀眾置入歷史事件至他的作品場景裡。卡斯貝爾早期的創作掌控更多主動話語權,運用模型與實體的比例失真,直接地傳輸創作意涵,喚起人們深處的記憶與情感,例如創作於1982年《店鋪前》、1985年《威尼斯猶太區》;但近期作品他則加以收斂,影像中少了人與行為、多了更多空間與地景。

「當水進入莊園,它將淹沒什麼?」—《綠色階梯#3》以沉在水中的建築,呈現消逝中的野史,憑弔光榮正史下同時發生的野蠻與悲劇。水代表的不只是流逝;水漲船高之下,歷史將變成消失的亞特蘭提斯。卡斯貝爾也從反思奴隸制度、虐囚到《監獄》系列提醒近期新監獄剛落成的美國,人們應回顧監獄在歷史上的立意與功能。《有房屋的景色》則隱喻次級房貸風暴,美國夢的虛無與假象。人造的建築與都市在卡斯貝爾的鏡頭下,變成冷靜凝滯的無人廢墟;沒有人,卻充滿了人的痕跡。

《有房屋的景色(達奇斯郡,紐約)#1》 © James Casebere;Courtesy the artist and Sean Kelly, New York;圖片提供/忠泰美術館

卡斯貝爾在座談中分享其攝影棚;圖片提供/忠泰美術館

卡斯貝爾的早期作品;圖片提供/忠泰美術館

除了深刻討論兩位藝術家的創作脈絡之外,沈伯丞老師也詢問了當初為何會選擇「監獄」、「廢墟」這些擁有特定時空與歷史脈絡的題材或地點,作為創作出發點?是否有特定價值批判?而兩位藝術家都表示:我們無可避免地要去面對及回應我們當下的生活環境,他們創造的空間在重新堆疊、描述歷史的當下,也給予人們撫慰感。未來特文將飛往京都,在這座有地震的城市嘗試新的材質、新的破壞與再生;近年來久居羅馬的卡斯貝爾則較少攝影,開始和建築師合作進行社區空間的設計,探討更多物質面向的創作。

講座的最後,沈伯丞老師也邀請大家以身體對於作品的感覺,直接感受特文與卡斯貝爾作品的異同:特文劇場式的空間讓觀者感官全部打開,全方位浸淫在廢墟的虛實之間;卡斯貝爾的電影場景則投射在觀者的心中,讓觀者走回自身的內心迴路,沉入思緒。兩位藝術家雖然都是探討建築下的文明變遷,卻用不同的藝術語彙,帶領觀者超脫現實,反思空間中存在的矛盾與潛意識,創造殊途同歸的「失樂園」。

《失樂園─當代城市文明的凝視與寓意》藝術家座談;攝影/Florence Kao

Marjan Teeuwen《檔案室-海爾倫市政廳》 © Marjan Teeuwen;圖片提供/忠泰美術館

【展覽資訊】

《失樂園─當代城市文明的凝視與寓意》

參展藝術家|
詹姆斯?卡斯貝爾 James Casebere(美國)
瑪里安?特文 Marjan Teeuwen(荷蘭)
姚瑞中 Yao Jui-Chung(臺灣)
涂維政 Tu Wei-Cheng(臺灣)
岩崎貴宏 Takahiro Iwasaki(日本)

展覽地點|忠泰美術館(臺北市大安區市民大道三段178號)
展覽時間|2019/12/21 – 2020/4/5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日10:00-18:00(週一休館)
交通資訊|捷運忠孝新生站4號出口 或 忠孝復興站1號出口 步行約10分鐘

參觀資訊|全票120元、優待票100元(學生、65歲以上長者、10人以上團體)*含展覽手冊乙本,身心障礙者與其陪同者一名、12歲以下兒童免票(優待票及免票須出示相關證件)
週三學生日|每週三憑學生證可當日單次免費參觀

延伸閱讀>非典型建築展《失樂園》 反思人類慾望下的城市文明更迭


【忠泰美術館】

>臉書粉絲頁
>官方網站

========
撰文、攝影/Florence Kao
圖片提供/忠泰美術館
校  閱/鄭?倢

更多建築相關活動資訊,請上【欣建築-忠泰美術館
旅遊看建築、建築知文化、文化說歷史,更多建築知旅請上【欣建築

忠泰美術館失樂園當代城市文明的凝視與寓意展覽Marjan TeeuwenJames Casebere卡斯貝爾特文講座沈伯丞
VIDEO
新加坡&緬甸美女~遊金門、訪古蹟~竟有回家的感覺?|
本日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