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1. 首頁>
  2. 玩戶外

【高框板輪大亂鬥】2019世界鐵人錦標賽輪組品牌統計 - 第一名還是Z開頭的那一家

By 欣單車-單車讓生活更精采2019/11/21
article cover

鐵人三項的自行車競賽多半是規劃比較平緩的路線,在自行車這個項目,大多數的參賽者都會傾向用高框的板輪應戰,理由當然也和鐵人們選擇三鐵車、計時車下場的道理相同。比賽過程要求一個人獨推、不能像職業公路自行車可以使用輪車、跟車等戰術,單人平路作戰當然是盡可能追求最低風阻,車子就是極致空力、人的騎姿也極致空力,輪組當然也要追求極致空力啦?俗話說一寸框高一吋強,框高越高、空力的優勢也越大,全封閉式的碟輪、刀輪也都會在這樣的比賽裡登場。


▲之前筆者曾經測過的神輪ZIPP 454 NSW,有興趣的車友們可以點連結去看看實測喔?(Bunny 攝)


▲題外話,近幾年興起的Xterra越野鐵人三項算是一個特例,這個挑戰賽的路線以越野為主,自行車項目的比賽也會刻意選擇登山車才能應付的越野路線,。

每年triathlete.com的Kona Bike Count輪組統計資料也是很精彩的......嗎?要說這個統計看起來很無聊也是可以啦?因為截至今年為止,佔據榜首的一直都是ZIPP......

統計資料:

Wheels (individual)

Zipp (including FlashPoint) – 1,596
ENVE – 460
Other – 455
HED – 259
Bontrager – 215
Aluminum (unbranded) – 209
Reynolds – 200
Roval – 185
DT Swiss – 176
Mavic – 148
SwissSide – 106
Vision – 88
Giant – 70
Lightweight – 60
Profile – 50
FLO – 44
Campagnolo – 42
Xentis – 41
Shimano – 40
FFWD – 40
Fulcrum – 30
Corima – 26
Token – 22
Airstream – 18
Knight – 16
Rolf – 15
Oval, EDCO, Alto – 14
Planet X, Felt – 13
SRAM, Princeton – 12
Black Ink – 11
Easton, Victoria – 10
Boyd – 7
American Classic, Hunt – 6
3T – 5
Red Crown – 5
Willier – 2
合計總數:4771
資料來源:triathlete.com
嘿?輪組是前後輪個別計算的,照理來說總數應該要是5000左右才對?沒關係,我們就用這個總數來畫餅圖吧?


▲再餵各位公子吃一塊大餅。名單上面的「Other」是原始統計資料上的「其他」,橘色餅上的「其他」是筆者把表單上面11名以後的名次全部加起來的結果。

今年的冠軍依然是ZIPP

今年ZIPP前、後輪總數有1,596輪(榜單內容是前後輪分別計算的),雖然近幾年的數量有逐漸下降的趨勢,但佔有率依然海放各個品牌,ZIPP在KONA比賽的全盛時期曾經擁有超過50%的佔有率,也就是統計起來超過2500個ZIPP輪子,轉換區的車輛看過去只見一堆ZIPP的商標,數量統計2、3、4、5名的輪組相加都還打不贏ZIPP,也是因為受到三鐵賽的影響,ZIPP近幾年推行的新產品都會優先推出clincher版而不是tubular管胎框,對鐵人來說,在比賽過程中自行維修的便利性依然是clincher有優勢,在這裡,高框的clincher板輪算是常規配備。

ZIPP到底是厲害在哪裡?

為什麼這麼多鐵人喜歡用這個品牌?雖然筆者個人對三鐵賽不甚在行,但作為ZIPP輪組的使用者,這個品牌的確有很多讓我特別偏愛的優點。以碳纖板輪來說,ZIPP是出了名的耐操,想找「超級不容易燒框」的碳纖維輪組嗎?買ZIPP會少很多煩惱。不敢說絕對沒有人可以把ZIPP輪組操爆,但以這個品牌的出貨量、相比我們在市場上真的看過的故障案例,這個品牌的輪組品質絕對是屬於業界第一梯隊。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Zipp Speed Weaponry(@zippspeed)分享的貼文 張貼

▲今年KONA的男子組總冠軍Jan Frodeno也是用ZIPP 858 NSW出戰,搭配他高大的身材,一整個就是霸氣。

事實上,「碳纖維」這個材料的耐熱程度是非常優秀的,他的確能被高溫破壞,但實際上碳纖維本身跟燒框的直接關係並不大,碳纖輪組之所以會出現「燒框」的現象,絕大多數都是碳纖維的黏合材料(環氧樹脂)先達到耐熱臨界點因而造成框體膨脹、變形甚至碳纖疊合構造崩解。

你可以把這種現象想像成把碳纖布黏合起來的膠水無法承受高溫、沒辦法黏住碳纖布,結果就碳纖布就全散了。但ZIPP的輪圈會刻意針對耐熱進行處理,框體本身包含膠合材料的耐熱程度,其實足夠超越外胎橡膠耐熱的程度。

ZIPP的輪組制動力也屬於業界頂尖水準,雖然這個特點在碟煞系統直接被碟煞取代,但ZIPP的框煞輪圈制動能力依然是毋庸置疑的。ZIPP還有一項過人的特點,那就是他們還真的花了不少時間在研究「空氣力學」這個項目,就像筆者在介紹NSW 454的時候說的一樣,真的是達到鑽牛角尖的等級,框體造型、框體表面的處理,任何小細節都會努力優化,這也是筆者覺得ZIPP的魅力所在。

低調奢華的神輪ENVE也榜上有名

排行榜第二名也是輪組界的王者「ENVE」,從2017年以來每年都穩步的成長,雖然數量差ZIPP很遠,但已經拉開了和HED的差距。這個輪組出的產品線也很特別,各種框高都有,而且輪組大多都是以「前低後高」的配置出貨,比方說SES 3.4就是前38mm、後42mm,SES 4.5則是前42mm後56mm,而且不同的框高、框體的寬度優化也不同,千萬不要以為SES 5.6的前輪輪框和SES 4.5後輪的輪框是相同的,不!他們不一樣!ENVE也是很注重小細節的,他們的思維是會刻意把前輪的框體做寬一些,藉此優化自行車前、後的空力效果。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Probike FC(@probikefc)分享的貼文 張貼

▲想找低調的神輪嗎?ENVE絕對是首選,如果希望輪組在空轉滑行時能發出響亮的悅耳的蜂鳴聲,配個Chris King花鼓,聲音聽起來絕對爽?

此外,ENVE也是少數有提供花鼓客製化選項的品牌,目前有官網上有ENVE自家花鼓、i9、Chris King,以前也有DT SWISS、White Industries花鼓的搭配,據說也可以單購框體自行編組。除此之外他們的也有登山車輪框和龍頭、把手等周邊。如果你想找個「低調奢華」的周邊零件品牌,掛滿整車的ENVE零件,保證低調、絕對奢華,對自行車零件不熟悉的人看到的可能只是一台黑漆漆的車,內行的看到就知道是神輪、神車來著。

不知道怎麼統計的輪子還滿多的

輪組統計的第三名是Other,總共455輪,看來無法被歸類的輪組還挺多的?總不會是說有個輪組品牌叫做Other吧XD?不知道這個分類裡面到底都包含一些什麼東西,畢竟排行榜上統計連Willier這個統計只有2個的都被獨立計算,該不會很多參賽選手使用的是碳纖維的手編輪嗎?第六名是不分類的鋁合金輪框,總數209其實也不少。榜上緊接著還有HED、Bontrager(Trek的零配件品牌)、Reynolds、Roval(Specialized的輪組品牌)、DT SWISS、MAVIC。Trek旗下的Bontrager輪組在國內比較少有人討論,但是他們在鐵人賽場似乎還滿吃得開的,排行前五名,2019年甚至小贏Reynolds一點。

再來關心一下捷安特,他們的輪組在KONA的統計中也一直保持持平的狀態,不知道未來CADEX的刀輪和碟輪有沒有機會擠進榜,只是不知道會不會直接被算進GIANT品牌、或是獨立CADEX統計呢?要看明年才知道啦?

值得關注的SwissSide

排行榜上有個SwissSide的輪組品牌值得關注一下,從統計資料來看這個品牌從2017年開始持續穩步成長,2017年統計合計27輪、2018年69,2019年成長到106。SwissSide的創始人Jean-Paul Ballard具有F1賽車的設計經驗,他們的實際產品主要以輪組為主,時不時還會自己拿風洞來做些科學實驗,這公司給人的感覺是本著實驗精神在搞研發的。他們主要的輪組合作廠商是知名的DT SWISS,在SwissSide的官方網站上也提到DT SWISS ERC 1100 DICUT、ARC 1100 DICUT是與SwissSide技術合作的成果,SwissSide自家品牌輪組的花鼓和幅條等零件也都來自DT SWISS,他們的輪組框高定位基本與DT SWISS相同,沒意外的話包括框體本身應該也是出自DT SWISS。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Swiss Side Aero Cycling Wheels(@swissside)分享的貼文 張貼

▲風洞本身建置的成本很高,運轉的耗能也非常大,所以有能力、有意願自行建設風洞實驗室的品牌並不多,像SwissSide這樣會直接拿風洞來做實驗的廠商當然也是少數。絕大多數的廠商會採用CFD來進行流體力學分析,兩種方法各有優缺點。

最近幾次試乘讓筆者覺得非常滿意的DT Swiss

DT Swiss也是近幾年在KONA排行榜上持續進步的輪組廠商,他的名氣之大相信很多騎自行車也聽過了,如果你想收一組「頂級鋁框」作為爬坡、旅行用途又不知道要選哪一款,直接去市場上買一組DT SWISS RR 21 DICUT回來準沒錯。筆者個人認為他們高框板輪的產品線近幾年也很有競爭力,最近幾次遇到的試乘車幾乎都配著DT SWISS的板輪,個人認為65框高、80框高的ARC 1100 DICUT和1400 DICUT表現都很不錯。


▲DT SWISS的後花鼓也是出了名的,好拆好裝好保養,飛輪座不管是SHIMANO HG或是SRAM XDR都很方便。星狀齒輪有24T、36T甚至還有54T版本。棘輪聲音超大超響亮,也稱得上是這個老牌輪組場的特色之一了。


▲65mm框高的PRC1400,筆者自己的感覺是起步稍微重了一點,但巡航的速度很容易維持,自然滑行的速度也不會快速驟降,重一點的輪組也是有好處的?(Bunny 攝)

其實SHIMANO是好東西啊!

SHIMANO的碳纖維輪組在KONA下滑的速度有點快,從2017年的106輪、2018年80輪、到今年只剩下40個,下滑速度差不多等於SwissSide的成長速度,可能是自從R9100問世以來,SHIMANO的輪組也很久沒更新的關係?事實上SHIMANO在R9100上市時也一口氣翻新了碳纖輪組的產品線,把C35、C50改成現行的C40和C60,而且同時有Clincher、Tubular、碟煞和框煞版,就是市場上的能見度一直以來似乎不高。其實SHIMANO輪組贊助公路賽的職業車隊也不少,Team Ineos、Jumbo-Visma、Mitchelton-Scott、Team Sunweb在2019年都是使用SHIMANO的碳纖板輪出戰的,筆者多年以前從朋友那?借來過C50碳纖管胎,感覺也很不錯,可惜一直以來沒機會嘗試R9100新改款的C40和C60。

▲這是GCN用SHIMANO C40、C60做的輪組爬坡測試,推薦給有興趣的車友們看看。C60管胎輪組的總重比C40管胎輪組重了約110g,在GCN設定的爬坡環境下,C60也只慢了3秒。

想找頂級空力輪組嗎?

如果你想找市場上有那些空力性能一流的輪組,那KONA的這份統計名單其實還挺有參考價值的,畢竟KONA的自行車項目可以說是目前「世界首屈一指追求空力性能的戰場」,看看這些高手都用那些怪給溪。BUT......統計表裡面沒有提到參賽者們慣用的「框高」是多少,但這種條件下的比賽可以預期,大部分的鐵人都是扛著50mm以上的高框板輪出來戰的。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Biclafix(@biclafix)分享的貼文 張貼

比方說ZIPP可能就是前404、後808,ENVE可能是SES 7.8,HED動輒就是板高60mm以上的Jet 6或是Jet 9,對很多人來說,這種板高看起來都很不容易駕馭?但是筆者個人對這種框高的板輪其實還挺有愛的,平路或長下坡踩起來特別來勁,推薦各位有機會一定要嘗試看看。


▲高框板輪的另一種優勢:看起來特別帥(筆者個人認為XD)(Bunny 攝)

KONA鐵人三項三鐵車計時車ZIPPZIPP 454 NSWDT Swiss板輪2019Ironm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