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1. 首頁>
  2. 旅行

茂林瘋原鄉 寶山原生茶席品茶 跟著拿普找茶趣

By 欣台灣2019/11/08
article cover

茶席文化近年讓飲茶品茶升級到品味生活,發展出別具特色的茶席體驗。寶山部落是台灣原生山茶的主要產區,近年經交通部觀光局茂林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輔導,積極推動在地特色茶席體驗。遊客除了在茶園主人精心設計的茶席空間,享受以原生山茶製成的紅茶、綠茶或青茶,還可以參加DIY活動,或跟著主人的腳步,探索周邊生態。


▲拿普大哥漢名是謝國華,和妻子陳美惠一起經營「寶山拿普原生茶有機茶園」。(圖/廖苡安攝)

這趟寶山之旅,我們跟著曾經連續兩年獲得「寶山部落野趣茶席競賽」冠軍的「拿普有機茶園」茶園主人拿普上山探索。拿普開著一輛小貨車來接我們上山,一隻小黑犬跟在車後一路奔跑,坡相當陡,不諳門路還上不來。車子順著髮夾彎繞來繞去,懷著一種探秘的心情,我們跟著拿普到置高點,鳥瞰寶山周邊,聽他說起家族茶園的傳承。


▲這片山頭是謝家的原住民保留地,拿普返鄉尋找到原生茶樹後,開始種植有機茶園。(圖/廖苡安攝)

因著地勢與風向的關係,遠方城鎮霧靄沉沉,寶山這一帶卻是天朗氣清,涼風吹拂,彷彿從世外桃源鳥瞰濁世。這片山坡是家族私有(原住民保留地),也因此可以避開其他人慣行農法的影響。選擇有機栽種,意味著要承擔收成的風險,但卻是對土地永續利用的承諾,也是對故土的珍視。

輾轉來到茶園間的鐵皮茶寮,一隻小黃狗熱烈搖尾迎接,倏前忽後,成為我們探索茶園和山地的小跟班。我們先參觀了拿普去年獲獎的茶席空間「山中/棕茶席」,這裡從整地到設計,都是拿普一手打造。拿普是布農族人,茶席設計也與布農文化緊密結合,竹架上以山棕葉搭成遮棚,地上以石塊規整鋪列,疊石成椅,椅上繪製了布農族的小米曆。遠望蒼翠綠山,陽光從山棕葉間細碎糝下,很適合在下午悠然偷閒。


▲經過整地,闢山為席,這是拿普去年獲獎的茶席:「山中/棕茶席」,納天地為景,我們看到的只有座位,品茶時會另外布置桌板。(圖/廖苡安攝)


▲山棕葉遮陽,是原住民搭建屋頂時經常使用的自然工法。很喜歡陽光被山棕葉篩過的繽紛感。(圖/廖苡安攝)


▲拿普自己設計的「山中/棕茶席」牌匾,頗具巧思。


▲山茶屋?面貼的一張圖片,介紹茶園、茶席和山頂的相關位置。(圖/廖苡安攝)

尋覓原生老茶樹 探索密林生態
吃完美惠姊準備的茶凍點心,我們開始這次的秘境探尋。寶山的原生山茶屬於大葉喬木,和我們慣見的低矮灌木不同。一人發一支藤拐,拿普帶我們走進原始林找野生老茶樹,原本好奇為什麼要發給我們一支枴杖,是因為路不好走?後來才知道這支棍子用途多多,包括撥開攔路的野草、藤蔓和蛛絲,不得不承認這真是探險必備品。

▲茶凍香氣濃郁,來自山茶花的芬芳。麵包是國華大哥朋友製作,簡單卻美味的茶席點心,令人讚不絕口


▲拿普有種沉穩的特質,聽他解說茶園與鄰近自然林裡的一草一木,簡要精確,大開眼界。(圖/廖苡安攝)


▲提杖準備出發時,我們還不知道會有甚麼樣的小歷險。(圖/廖苡安攝)

拿普領路,帶我們走進原住民的百寶箱,沿途介紹原住民生活應用的植物,有些是拿普種植的,像是咖啡、山茶、肉桂…有些是自然生長的,像是用來編織屋頂的山棕、長有倒刺卻用途多多的黃藤、樹型極美,有特殊香味的肖楠…。我們甚至看到一塊巨大的靈芝,像是飛盤一樣鑲崁在樹身上。風從林間呼嘯過,林間的蟲鳴鳥叫與振翅聲近了又遠,走在林間,真的會對森林產生一種敬畏感,不僅聯想到那年在宮崎駿魔法公主靈感來源地?屋久島瞻仰神樹的驚嘆。


▲倒下的樹木會成為新生植物的養料,森林有自己的律法和原則。這片森林養護萬物,自給自足。(圖/廖苡安攝)


▲黃藤是台灣重要的經濟植物,可用來編織藤椅,嫩心莖也可食用入藥,可說一身是寶。覺得黃藤的生長過程像是人的一生,年輕時銳氣逼人,老來退去鋒銳與外皮,留下一身硬朗傲骨。(圖/廖苡安攝)

穿行在隱密的小徑間,踏過傾倒的樹幹,撥開垂掛的青藤,終於站在此行的目的地?野生茶樹前。這株原生茶樹約1層樓高,葉子約有手掌長,枝幹並不粗,拿普教我們從葉緣的鋸齒、葉脈間腹肌般隆起的紋路辨別茶樹,對我們這些都市人而言,看完以後還是有些懵懂,非常佩服他發現原生茶樹的慧眼。


▲野生茶樹屬大葉喬木,這株大約有兩個人高,拿普大哥把樹葉拉近為我們解說野生茶樹的特質。(圖/廖苡安攝)

▲手掌長的茶樹葉,有鋸尺狀的葉緣、葉脈間隆起如丘、葉尖漸尖。根據要領,看得出右圖哪一片是茶樹葉嗎?(圖/廖苡安攝)

一心二葉學採茶 有機栽植添茶香

既來探茶,當然也要學採茶。我們學習採收的茶樹就在山中茶屋附近,是拿普培育繁殖的移株,下方還有一片拿普打造
的茶樹森林。我們學著布農族人採茶方式,把茶筐綁在腰上,前往鄰近的茶廊。都知道採茶要採嫩芽「一心二葉」,原生茶樹也是如此。拿普教我們採茶的「起手式」,選取適合的長度和位置,拇指和食指夾住細枝,手腕向內一彎,青翠的一心二葉就落入手中。


▲選定適合的枝葉和長度後,抓住一心二葉下端的葉梗,手腕一彎就可以折下葉梗。(圖/廖苡安攝)

有機栽植意味著歡迎昆蟲們來作客,我們很開心的發現了小綠葉蟬的身影。久仰小綠葉蟬的大名,經小綠葉蟬咬過「著涎」,是茶葉增添香甜口感的主因。拿普說,早年被定義為害蟲的小綠葉蟬雖然讓茶葉外觀受到改變,但茶樹因此主動展開防禦系統,產生花果密香味以吸引小綠葉蟬的天敵?小翅蜂及紅蜘蛛來吃掉小綠葉蟬。沒想到小小茶樹的生長過程中,也能看到食物鏈中的自衛機制,大自然的奧妙令人讚嘆!


▲小綠葉蟬有多小?拿普食指端葉梗上那一抹翠綠就是啦!小綠葉蟬有「浮塵子」的別名,長度不到3公厘,青綠可愛,也只有不施農藥的茶樹,才會發現這個有保護色的小傢伙。(圖/廖苡安攝)


▲除了小綠葉蟬,有機茶園裡還有許多「殺手」存在,這些也是有機栽種「生物防治」的好幫手。(圖/廖苡安攝)

原始茶席體驗 緣始山茶飄香

午餐後我們前往拿普新闢的茶席空間?「原始/緣始」品茶。除了已經開闢的場域,茶席布置從無到有,都是拿普臨場搭建,需要花一些時間。穿過茶樹森林,順著拿普新開的小徑,踩著石磚鋪就的階梯往下走,當眼前豁然開闊,我們彷彿走進了一個神秘空間。茶席場地用石塊鋪底,平整舒適,周邊綠意圍繞,飲茶人與煮茶人「席地而坐」,以刻上小米曆的木板為桌,三石灶上的碳火明滅,壺中泉水翻滾。不說話的時候,林間只聽見風聲鳥鳴,如天籟悠遠。若此時有雲霧掩映而來,便如仙境。
▲拿普大哥先一步設置茶席再回來領我們前往,走過石板路,穿過比人還高的茶樹林,豁然開朗的空間令人眼前一亮。(圖/廖苡安攝)


▲平整的石台、磊石而成的後壁防土牆,新席鋪地。這一方新闢的秘密空間雖不大,卻讓人充分感受到主人的細緻貼心。(圖/廖苡安攝)

▲三石灶、小米曆木板、還有拿普設席時發現的一隻五色鳥羽,除了山風雲霧,每次茶席都會有一些自然的餽贈相伴。(圖/廖苡安攝)

拿普大哥讓我們品聞茶香,再飲茶水。分次呈上的青茶和紅茶,各有壺器搭配,足見用心。青茶悠遠,紅茶甘潤,同樣取自原生茶樹的葉子,卻因拿普的用心製程,展現出截然不同的滋味。三石灶是布農族傳統烹煮設施,也是布農族人的必備技能,有豐收富足的意涵,這個原始茶席,也緣始自布農族三石灶和小米曆故事。烹水品茶之餘,拿普也為我們解說木板上的小米曆,了解傳統布農族一年的生活。


▲圍坐林間,拿普的好茶帶著我們品味人生,享受山林風聲鳥啼。(圖/廖苡安攝)



▲拿普「原始/緣始」茶席,搭配布農族建設家園時一定會設置的三石灶,以小米曆桌板盛裝了布農族故事,專屬壺具讓品茶更具逸趣,創意與用心讓他獲得2019年度茶席競賽的「評審團大獎」。(圖/廖苡安攝)

植物搥染DIY 就地取材製
再回茶寮,拿普帶我們玩創意,以植物搥染DIY自己的寶山之旅紀念品。挑選自己喜歡的植物,以膠帶固定在棉布背面,再用石頭或槌頭敲擊出自己想要的形狀。有些顏色如三角紫葉酢漿草可以敲出鮮豔的紫紅色,三角形恰好可化為蝴蝶翩飛,有些綠葉敲出後的綠色會有層次的轉黃,十分雅致。


▲石槌和榔頭各有不同的功用,或細點或片染,需要一些巧勁,敲對位置才能打出色彩層次。(圖/廖苡安攝)

拿普大哥拿起石槌示範,細密的沿著葉緣、葉脈和草莖垂打出色,如果技巧夠好,還能敲打出自己的名字來。一時間,細密的敲擊聲如雨打芭蕉紛紛落,有些覺得自己像啄木鳥般,在棉布敲出自己的心頭好,竟然十分療癒!作品回去過水晾乾就可以固色,可以改成杯墊或加工縫製做紀念。

▲拿普示範如何將三角紫葉酢漿草槌染成一隻蝴蝶。(圖/廖苡安攝)

▲「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創意無限發想。在拿普大哥茶園體驗創意DIY,可運用周邊種植的植物染製、繪製自己喜歡的作品。(圖/廖苡安攝)

和拿普大哥交流,像是挖寶一樣,總能在他話語中感受到人生智慧,看見用心。品一杯好茶,讀一段人生,給人的溫暖,直沁入心。如果想飲一杯認真的有機好茶,不妨到寶山拿普大哥原生茶有機茶園,看看茶樹們聽風披霧與萬物呼應的生長環境,享天地茶席,山嵐為歌,一定會有別樣領略。拿普有機茶園預約電話:0982490266。

-------------------------------------------------------

最新最完整的台灣旅遊資訊就在「欣台灣」!
歡迎關注 欣台灣頻道:https://solomo.xinmedia.com/taiwan
加入欣台灣Facebook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XinTravelTW/
台灣行旅時光:http://bit.ly/3aCqksO

拿普茂管處謝國華有機茶原生茶DIY槌染茶席高雄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