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1. 首頁>
  2. 生活

【2019臺北古蹟日】常民生活-老屋回春。齊東街漫步:日式宿舍的生活格局與修復

By 欣建築2019/10/02
article cover

攝影/邱佩儀

今日臺北古蹟日第二講來到齊東詩舍及其周邊,介紹齊東街附近日式宿舍群的形成與歷史,以及周邊街道的轉變。濟南路作為1930年代的重要道路,一方面具有從臺大醫院通至空總的便利性,也由於東門外區域多處學校的建造而繁榮,之後更因開發而由相當多的政商菁英入住,在這段歷史當中,許多日式宿舍群應運而生。

齊東詩舍—日式宿舍群的歷史

攝影/邱佩儀

進入齊東詩舍之後張老師為我們介紹傳統日式建築的許多格局,如:車寄、門?、廣間等?,分別對應著不同的功能與意涵,以及解析和洋折衷式的多種元素,張老師強調我們未必要知道日式建築細節的每個專有名詞,從日本的生活文化來體會日本空間的哲學才是最核心的關鍵。最後,張老師帶我們到齊東詩舍對街走讀,國民黨來台時代歷史下的居住情況,包括孫運璿、李國鼎故居的故事,以及國民政府治理時期該社區所凝聚的社區感與歷史。

攝影/邱佩儀

攝影/邱佩儀

攝影/邱佩儀

臺北琴道館—古蹟修復與保存之對談

攝影/邱佩儀

齊東街走讀的第二站來到臺北琴道館,邀請齊東52巷2至10號日式宿舍群的修復建築師許伯元建築師 與台北科技大學建築系系主任張崑振老師進行齊東街修復歷程的對談。首先,張崑振老師大致介紹了臺北日式宿舍群的歷史以及個別的狀況與故事,例如:青田街建築群的保存與再利用其實是從保護老樹的事件開始接連發生,再從歷史風貌特定區的保存、老房子運動的再利用等?經歷了不同的對古蹟保存與再利用的過程。

攝影/邱佩儀

之後,許伯元建築師介紹了修復、設計52巷2至10號宿舍群的理念以及當中的取捨。當初勘驗宿舍群的時候,2至10號共五棟建築損毀與增建的狀態都有所不同,戰後國民政府來台,相關人員入住之後,增建的狀態也有所不同。許伯元建築師當下在思考的是要如何反應古蹟的時間斷面以及如何思考都市的文化與紋理,最後決定以不同的時間軸以及不同的工法,分別修復五棟建築物,並賦予不同的概念與意涵,讓民眾在看到這些古蹟之時,可以感受到建築空間中的時間流動。最後,兩人分別談到古蹟修復中的兩難以及實際情境上所遇到之困難,不管是文資委員及建築師之間的理念與拉扯、政府經費的問題以及老房子屋主的不同思考角度,都是在古蹟修復過程中所面臨的挑戰。在面對不同群眾對於古蹟修復的想像之時,古蹟修復建築師如何去回應以及如何定位每棟古蹟修復的理念變得至關重要,許伯元建築師也表示建築師自己對古蹟如何修復要有明確的概念與想法,也要回應現代情境下的空間使用以及再利用的邏輯。

攝影/邱佩儀

歷史建築齊東街日式宿舍群—古蹟修復與測繪體驗

古蹟行動講堂第二講齊東街走讀的最後一站來到歷史建築齊東街日式宿舍群,由許伯元建築師實地介紹修復成果與想法,最後再進行古蹟的測繪體驗。由許伯元建築師的帶領下我們可以看到不同的修復方式,有些使用玻璃加上拉力桿件進行補強,有的展現竹編夾泥工法當中的竹編構造,有的則是幾乎原樣修復的做法。另外,許建築師也分享了修復過程當中發現的防空洞以及如何修復戰後國民政府來台之後增建的物件。

攝影/邱佩儀

在宿舍群走讀的下半段,則由黃筠舒老師帶領參觀的學員進行古蹟測繪體驗。從傳統日式建築中常見的尺度,再到常用測量的工具與平面圖與立面圖的構成與所需要素,讓參與的夥伴實際體驗調查工作的過程。最後,由學員分組進行實際的測繪,了解古蹟調查過程的樂趣。

攝影/邱佩儀

攝影/邱佩儀

攝影/邱佩儀

攝影/邱佩儀

【活動資訊】2019臺北古蹟日 - 古蹟行動講堂

>活動期程:2019.09.15(日)~10/13(日)
>指導單位:臺北市政府
>主辦單位: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執行單位:拾意創合
>協辦單位:時境建築、欣建築

>「2019臺北古蹟日」臉書粉絲頁

> 2019臺北古蹟日主題日活動9/15圓滿結束!一起來場全齡的古蹟尋寶!

>【2019臺北古蹟日】日治學人-茶香漫步。青田街散策-從修復與再利用看見日式宿舍的多種風貌

>「2019臺北古蹟日 - 古蹟行動講堂」09/21~10/13六條主題導覽體驗路線

==========
圖文提供/拾意創合+時境建築
攝影/邱佩儀
編輯/鄭?倢

臺北古蹟日拾意創合時境建築文化資產保存台北建築齊東街日式宿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