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1. 首頁>
  2. 生活

重新思索包浩斯的跨時代意義─設計能否改變世界?

By 欣建築2019/08/14
article cover

攝影/王進坤

2019年8月3日上海浦東圖書館迎來特別的活動「包浩斯設計大篷車中國行」,為慶祝德國包浩斯學校成立百年,德國建築師Van Bo Le Mentzel設計,複刻包浩斯德紹校舍樓的大篷車,展開全球巡迴展覽。1919年成立于德國威瑪的包浩斯設計學校,是世界第一座現代設計學校,成立時間(1919-1933)雖只有短短14年,但其設計理念及教學方式卻啟發了全球設計界,影響一直到百年後的今日。藉百歲紀念的契機,重新梳理中國設計的發展脈絡和成果,及中國對現代設計、教育和未來生活的思考和思辨。

浦東為中國行的第四站,以《包浩斯與閱讀》為主題舉辦系列活動, 8月3日為巡展開幕論壇,由+86設計共用平台創始人池偉擔任主持人,浦東圖書館副館長蘇衛紅致辭,與談人包括華東理工大學藝術設計與傳媒學院院長丁偉、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侯麗、HMD設計集團副總裁華鐳三位。以下為論壇交流實錄。

注:包浩斯(Bauhaus)是由建築設計師格羅佩斯(Walter Gropius)創造,Bau在德語裡是建設的意思,Haus是房屋的意思,格羅佩斯曾說明Haus也代表新設計體系,因此Bauhaus是指建造新的設計體系。包浩斯1919年創立于德國威瑪,1925年搬至德紹,1933年遷至柏林,同年遭納粹法西斯查封而被迫解散。

攝影/王進坤


放大的設計
丁偉/華東理工大學藝術設計與傳媒學院院長
今日「設計」在其本身的意涵及社會意義上,都存在不斷向外釋放的過程,其精神與百年前的包浩斯仍相吻合,但面臨的課題卻已不同,設計是社會進化的鏡子,面對當下社會正發生的課題。今日全球因為資訊化及物聯網的發展,已從封閉式創新發展到開放式創新,轉向共用經濟,消費行為從過去線下轉為線上、線下相融合,故設計必然是在這個大背景下進行。

整體來看設計從三個層次產生進化,第一層次是工業時代的工業設計,是在物理邏輯背景下進行研究,強調材料、工藝、功能及形式。第二層次是資訊時代從物理轉為行為邏輯,轉為交互設計。第三則是物聯網時期,將原本分離的「資訊」跟「物」結合,轉變為服務設計、垂直創新,從交通、家庭到城市產生一系列的改變。

攝影/王進坤

而設計本身能分為四個層次,第一個是產品設計,第二則是基於產品的服務系統設計,第三則是利用設計力量來驅動設計,第四則是運用設計力量來驅動社會創新。其中開放式創新體系分為四大板塊,分別為設計+城市、設計+產業、設計+創新、設計+服務。2010年開始推動設計立縣計畫,即屬於板塊中的設計+城市,來構建區域設計創新體系,該計畫的本質是建立區域之間觀念與資源的雙向交互,短期來看是提升產品與產業的價值,中期則是建立創新的長效機制與運行系統,長期則可以形成新的文化、習慣和自覺的態度。

其中透過設計來啟動六重價值,分別是
一、啟動存量資產─讓城市資源再生,並帶動周邊創意產業發展
二、啟動產業價值─透過設計力量,將創新鏈融入產業鏈,轉變為產業發展模式。
三、啟動知識價值─串聯學校與社會,使專業知識共用讓設計理念同步。
四、啟動創業價值─建立一系列創業資源,從空間、資本到行銷管道。
五;啟動文化價值─優質的產品、空間和體驗,傳播給大眾認識區域文化。
六:啟動公共價值─打造藝術與設計展示平台,建立區域文化創意氛圍,提升文化軟實力。

包浩斯成立的核心,是用當代的工藝、技術、觀念來解決問題,今日我們傳承這個核心,同樣要用今日的技術、觀念、材料來解決今日之問題。


包浩斯在中國─設計教育史的視角
侯麗/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
今日認識包浩斯多是從物質的層次,但對包浩斯創辦者及歷任校長來說,包浩斯代表的是一個「精神」,而非為一種「風格」,更不是奢侈品,是設計給大眾使用的。包浩斯著名的德紹校舍樓的設計概念,即是從此理念中發展而出,屬於形式追隨功能(Form Follows the Function)的,強調經濟實用,並透過結構、尺度、比例來展現建築的美麗。今日中國把現代主義看作是正面的,但在西方世界尤其是美國,對現代主義的建築運動其實更多是站在負面的批判角度,1972年在聖路易斯市以現代主義理念興建的公共住宅Pruitt–Igoe,因淪為貧困,犯罪和種族衝突盛行的溫床而被爆破拆除,這一天也被美國建築評論家詹克斯稱為「現代主義之死」。

成立只有14年的包浩斯設計學校,從行銷角度來看是空前的成功,竟能流傳百年至今並被大眾慶祝,背後是有德國政府的大力資助,作為一種全球文化遺產得到廣泛紀念,其原因首先對德國來說這是政治正確,是德國在二次世界大戰極少值得驕傲的活動—包浩斯人大多數是被納粹所驅逐的政治難民,第二則是大家喜歡包浩斯的故事因覺得很高級—為什麼呢?

圖片提供/+86設計共用平台

包浩斯是由格羅佩斯所創立,並擔任第一任校長(1919-1925),當時是德國政治、社會最動盪,面臨各種危機的時刻,他與同樣相信教育,相信設計可以改變社會的理想者,一同建立了包浩斯,並且真的改變了全球設計教育的模式。在此模式中,要先學習由約翰?伊頓(Johannes Itten)創建現代設計基礎課程,伊頓用了各種模式來啟發學生,唯獨不讓學生學習歷史的式樣,而是教導建立與自然,與材料、與空間,與感受的關係。接著再進到各種的工作坊(work shop)學習,動手將設計做出來,這是包浩斯的第二個理念「設計和技藝的結合」,透過這兩個階段的訓練,來達到最終理念「建造更好的社會」

第二任校長(1925-1930)漢斯?邁耶(Hannes Meyer)在他任內成立建築系,邁耶教育學生:你沒有自我,只有為社會服務,才是個真正革命的建築師。由於邁耶的想法太激進,並過度參與政治活動,而與教職員及政府關係惡化,於1930年被格羅佩斯逼迫辭去校長職位。之後漢斯?邁耶前往莫斯科,參與社會主義的建造,帶領赤色公社(或稱紅色包浩斯縱隊)在蘇聯進行建造。

最後一任校長(1930-1933)為密斯?凡?德?羅(Ludwig Mies van der Rohe),他讓包浩斯成為漢斯?邁耶最強烈反對的方向,變成今日熟知的「設計風格」,「奢侈品」。 密斯的名言「少即是多(Less is More)」也對設計界造成極大的影響。他卸任即前往美國芝加哥,擔任伊利諾理工學院(IIT)的建築系主任,並參與校園建築的規劃及設計。

包浩斯與中國的連結是在上海,曾在包浩斯受教的建築師理查?鮑立克(Richard Paulick)及其弟弟,受好友魯道夫?漢堡嘉(Rudolf Hamburger)邀請,以政治避難的理由於1933年來到上海而產生,鮑立克與漢堡嘉在上海一起創立時代公司(Modern Times)。鮑立克並擔任上海聖約翰大學的建築系教授,當時他闡述的是「沒有現代主義建築風格」,所謂的「新建築」就是跟隨著時代進步而不斷發展,應對社會的變化,這也代表了包浩斯創立時的精神。透過鮑立克的關係,離開德國後前往美國哈佛任教的格羅佩斯,對上海持續有影響。

攝影/王進坤

鮑立克不只是建築師,同時是都市規劃的學者,在聖約翰時教導出一批都市規劃專業的學生。並擔任大上海計畫的負責人,他以社會主義人民為主的角度規劃,建立土地、行政等制度,引進鄰里為單位的組織理念,及不同使用分區來進行土地重劃,他認為城市應該跟國家的命運聯繫在一起,上海更應作為中國進步的樞紐。當時大上海計畫中的浦東開發計畫,引起激烈的辯論,鮑立克強烈反對開發浦東,他認為浦東應保留為住宅區,且黃浦江兩岸應留設為綠地,供人民休憩使用,而不是開發為工業區或中央區。

在上海期間鮑立克教導出許多優秀的學生,包括張肇康、白德懋、李德華、羅小未等。其中張肇康之後去了台灣協助貝聿銘規劃設計東海大學,最後再離開台灣去往香港。在台灣東海大學之前,中國基督教大學校董聯合會本計畫將華東地區四所教會大學,聖約翰、之江、滬江及東吳等合併,在上海建立華東聯合大學,由格羅佩斯主導設計方案,當時的渲染效果圖由貝聿銘建築師繪製。華東大學規劃案與熟知的包浩斯建築風格不同,是將江南園林及民居的形式加入到校園設計中,可惜最後因各校缺乏熱情及爆發戰爭而未能達成,不過這個校園的設計及研究,最後更多體現在台灣東海大學的校園規劃及建築設計上。

鮑立克最後於1949年離開上海,回到東德柏林,並很快就投入設計工作,贏得東德史達林大街(卡爾馬克思大道)、柏林歌劇院改造設計、哈勒新城的建設等競圖,主持著戰後柏林的重建。鮑立克當時選擇回到社會主義的東德,是認為納粹會在資本主義社會中重新出現,因此希望透過社會主義、通過設計產業化的建造來推遲納粹的出現,但今日新納粹的出現,恰恰就是出現在由鮑立克設計的社會主義新城,因隨著東西德合併此城市日漸蕭條成為難民的集中地,發生不同種族難民的衝突。因此用設計改變社會的理想,在社會經濟發生變化的時候,是難以實現的


包浩斯與社會實踐
華鐳/HMD設計集團副總裁
將包浩斯作為一個錨點,往前跟往後各推一百年,能更為全面理解他的意義。往前推一百年是外觀上充滿各種的裝飾的古典建築,與包浩斯或現代建築外觀的簡潔差異很大,因此當包浩斯出現時西方非常震撼,就好像看一個人沒有穿衣服一樣,但這劃時代的變革並非一朝一夕,是經過許多掙扎、碰撞後才出現。

攝影/王進坤

包浩斯出現的前後,是建築界發展最蓬勃的時代,許多建築學派出現,包括新藝術運動(Art Nouveau)、分離派(Secession)、芝加哥學派(Chicago School)等,透過這些運動、學派的研究,一步一步的往前推進。而關鍵的原因,在於新材料跟新技術的出現,其中鋼鐵的發明影響最大,大大提升建築的興建速度及建造高度,打破建築造型的限制,因此建築的革命往往來自建材的革命,許多令人驚豔的作品,除是優秀建築師獨特的設計想法外,沒有新技術、新材料的出現是沒辦法達成跟表現出來,比如紮哈?哈迪德(Zaha Hadid)的作品即是。

包浩斯的誕生另一個主因來自社會階級的改變,工業革命的發生讓社會變革,而出現中產階級,從原本模仿王宮貴族的生活文化,轉向人文主義,建立屬於中產階級的生活文化,並延伸到使用產品的設計改革,提出要為普羅大眾設計產品,提升大眾的美學品味。除技術跟材料進步外,包浩斯與美術相當緊密,許多優秀的畫家如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保羅?克利(Paul Klee)都是學校老師,在教學上引進新的美學觀點,而這些都建立在經濟蓬勃發展上,除技術及材料的創新、新的審美價值出現外,另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戰爭」,雖然殘酷但戰爭使技術快速的躍進,也因戰爭摧毀一切,使新的觀念能在廢墟上重新發展、建立新的秩序跟價值。

攝影/王進坤

包浩斯至今日的一百年,面臨的挑戰更多更快,從發源地歐洲,蔓延至美洲、亞洲等地,其中美國、日本及中國的變化最大,包括歐美的後現代主義(Post Modernism)日本的新陳代謝派(Metabolism)等。建築評論家詹克斯(Charles Jencks)認為現代主義已死,其實並未死亡,在中國以更為成熟穩妥的方式繼續進行,功能仍放在首位。比對這兩百年的進程,影響的因素都沒變,只是從工業革命來到資訊革命。

中國在1978年起改革開放,逐漸跟上世界的腳步,但前面六十年並非完全停擺,也在做許多不同的嘗試,包括鮑立克帶動的城市規劃、大屋頂建築的摸索、蘇聯專家在北京協助進行帶有民族風的建設,1959年的十大建築等,都是中國在傳統跟現代之間的試嘗。而中國與世界接軌的這四十年,對全球建築師可說是最好的年代,因為有大量的建築必須被興建,中國成為全球建築師的試驗場。

1819-2019這兩百年間技術及材料都有大幅度跨越,也面臨諸多的改變。建築從承重牆及裝飾到簡潔的柱梁結構,再發展到今日由紮哈展開的三維曲線建築,原本既有的建築規則被打破,此刻設計原則的繼承和創新非常關鍵,建築教育必須被重新建構,新的美學尺寸及比例原則要被嚴謹的訂立。雖然紮哈打開了一個新的方向,但未來是否即是這個路線也不一定,因仍有許多優秀的建築師不斷在試嘗。

攝影/王進坤

未來建築界的變革,除仰賴公共建築的實驗外,更需要靠擁有資源的開發商支援,讓建築能往前邁進,就算只是一步也是開發商對人類的貢獻。再來則是政府單位,因市長、規劃局領導的審美觀,也會對城市的面貌起決定性的作用,應將更多決定權交由建築師及專業者,來把建築革命推向新的階段。最後則是建築師本身,要先達到財務自主,這樣在面對開發商、政府單位時才有思想的自由,有思想自由時才能往前走


從格羅佩斯到貝聿銘─現代主義設計百年
池偉/+86設計共用平台創始人
從貝聿銘建築師來往回推到包浩斯,貝聿銘先生是豪門子弟,其家族曾擁有蘇州名園獅子林,並於上海就讀貴族學校聖約翰大學附屬中學,後前往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學習建築,在哈佛時貝聿銘跟隨格羅佩斯學習,他與格羅佩斯的觀點不同,格羅佩斯相信工業化浪潮會漫延影響至全世界,而貝聿銘則既追求建築思想跟技術的創新,同時也保存地域特色。

攝影/王進坤

格羅佩斯除作為包浩斯創校校長,德紹校舍建築亦是由其所設計,而對他影響深遠的是1907年被德國通用電氣公司(AEG)聘請擔任建築師及設計協調人的彼得?貝倫斯(Peter Behrens),他是世界上第一個工業設計師,在貝倫斯之前沒有公司會聘請藝術家指導設計跟生產。除格羅佩斯外,密斯?凡?德?羅和勒?柯比意,都在柏林貝倫斯的辦公室工作過,貝倫斯對他們的影響非常大。包浩斯之前西方沒有設計師這個概念只有匠人,最早藝術家也被稱為匠人,當時技術跟藝術是合在一起稱為技藝,後因為技術發展快速,漸與藝術拆分各自獨立,但卻因分開使得生產之產品醜陋且不好使用,貝倫斯的理念就是將兩者重新合在一起,讓產品不但美觀並實用,因而產生設計。

在包浩斯成立的那個年代,大眾的生活水準相當困乏,因此包浩斯的核心理念就是希望設計能改善平民的生活,希望設計出便宜,同時具有審美及品質的產品供大眾使用。無奈的是好的設計最後都由先鋒性、先進性,最後變成時尚而成為昂貴的產品,使一般大眾根本用不起,背離了包浩斯的創立理念。


Q&A
Q.今日設計除國際風格外,也開始出現民族性風格,未來中國是否也會發展出屬於中國的建築風格,會是怎樣的形式?
華鐳:中國改革開放這四十年,除積累財富外也在積累建築實驗,貝聿銘先生帶領我們思考怎麼將中國傳統跟現代建築加以融合,可惜試嘗的作品還不夠。除貝先生外,新一代建築師也不斷在試嘗,包括王澍、馬清運、馬岩松等。另外不少商業建築師在開發商的驅使下,也不斷在摸索試嘗,「新中式」風格就是這樣出現的,並已開始在中國各地被實踐,雖其內涵仍是現代主義,但許多設計細節及施工方式都來自中國傳統。放眼全球,建築實驗的積累是跟財富的積累密不可分,希望握有資源的富人及開發商,願用正面的態度來支持建築實驗。四十年的時間不長,若持續給予更多時間,應會湧現出屬於中國的建築。

圖片提供/+86設計共用平台

侯麗:包浩斯是不追求民族性的,而是走國際樣式、全球主義的,因為他們認為突顯民族性、是要建立民族國家,會分化全球,因此建築師不該被民族性給約束,雖然包浩斯的建築師在世界各地工作,但思考的是地域性而非民族性。中國民族性從過去到現在不斷被提出來,卻很容易被符號化,比如大屋頂,用磚瓦材料等,現代建築真正的意義在試圖找到文化中的精神,是思考所在地域環境、生活需求、氣候,是真實的體現生活跟空間,而非複刻或誇大傳統的樣式。

池偉:首先全球各個地區原本的差異很大,但隨著訊息的交流越來越迅速及容易,思想跟文化會慢慢趨同,這是無法回避的趨勢。再來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但同時也是整體的一分子,人類的發展就在個體跟整體之間擺蕩,以設計為例就是每個設計師的風格都是不同的,但設計出來的產品卻是給整體去使用。


活動訊息
時間:2019年8月3日至8月15日
地點:上海浦東圖書館
主辦:上海浦東圖書館、北京光華設計發展基金會、德國Tiny Foundation、+86設計共用平台
連結:包浩斯設計大篷車中國行

圖片提供/+86設計共用平台


【延伸閱讀】
>包浩斯百年「向實驗學習」 重現設計教育現場

>「現代建築主義建築教父-柯比意130歲紀念特展」活動及論壇 呈現柯比意建築成就的傑出普世

>「沈潛的理性:東海大學第一代校園建築展」 呈現台灣現代建築脈絡

==========
撰文、攝影/王進坤
校閱/王彤
資料提供/+86設計共用平台


更多作品相關訊息,請上【欣建築-現場直擊
旅遊看建築、建築知文化、文化說歷史,更多建築知旅請上【欣建築
Bauhaus上海浦東圖書館中國包浩斯包浩斯設計大篷車中國行密斯•凡?德?羅格羅佩斯漢斯?邁耶現代建築設計改變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