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生活

態度決定高度! 婚禮攝影師良大的攝影市場漫談專訪

By 欣攝影2019/05/29
article cover

圖片說明:圖攝/良大 提供

在婚禮的攝影消費市場,供給者與需求端其實都要有所共識,良大就建議攝影師這端可以透過組織協會的方式,讓攝影師族群可以集中,甚至是工會形式,凝聚大家的共識。目前台灣一直都沒有大專院校成立正式的攝影系所,這是很匪夷所思的事情,台灣的攝影人口不少,卻沒辦法從正式的學校管道學習相關知識並取得學位。政府在這方面一直沒有積極的作為,就像體育競賽一樣,得要選手自力更生,在國外取得好成績,冠上「台灣之光」的美名後,才能獲得政府重視,實際上政府的角色只是沾光,對選手很少有太大的幫助。良大就說,台灣真的需要有一間攝影學校,政府在這方面需要有所介入,用官方的力量去做,不僅可以解決資金問題,也能建立起標準,不然再多的證照制度,都不會讓這個攝影市場出現合理的議價機制,標準不一,沒有門檻,任何人都能夠當攝影師,那只是讓這個市場的亂象持續著。

圖片說明:圖攝/良大 提供

圖片說明:圖攝/良大 提供

圖片說明:圖攝/良大 提供

圖片說明:圖攝/良大 提供

圖片說明:圖攝/良大 提供

台灣要有自己的影像文化,不能只是讓人才出走國外進修,雖然汲取國外經驗絕對是重要的,但要凸顯其台灣特色,那還是要靠自己。當務之急,需要政府的力量,成立攝影學校、建立相關的標準、成立認證機構等等,都是讓這個攝影市場可以往正向去發展,我們這代不做,留到下一代,只會讓後面的人更加辛苦。談到教育層面,良大就很有感觸,以前在學校所學的東西,總是和實務有所落差,相信這樣的感觸多少都會發生在每個人身上。台灣的學校教育不少都和當今的產業脫節,如果未來成立了攝影系所,良大也希望學校所給予的知識,都能夠應用到市場上,而不是另外又要花時間再次摸索學習。學校的師資當然要是各領域的佼佼者,像商業攝影有專門教授的老師,基礎暗房教學有專精的教授指導,攝影史的傳授也有專門的老師等等,分門別類,術業有專攻,讓每門專業課程都能有特定的師資可以授課。

圖片說明:圖攝/良大 提供

圖片說明:圖攝/良大 提供



(接下頁)

圖片說明:圖攝/良大 提供

良大自己就坦言,因為沒有學校的攝影教育,也只能透過出社會後的工作做中學,一路從攝影助理,跟著攝影師拍攝婚紗,再晉升到正式攝影師,一路走來,良大接觸過不同的客群,他認為,每個客群的消費力都不同,但並不是說特定的哪幾個客群就比較好做,觀念在於,攝影師拍攝的作品是要給誰看?雖然攝影師的自我風格很重要,但消費者的觀感也是要顧慮,畢竟商業性的作品和藝術創作是不太一樣的。這當中涉及積極性問題,如果因為消費客群不是金字塔頂端的人,攝影師就抱著虛應了事的態度拍攝,如何能夠拍出感動人心的作品?用「差不多先生」的態度執業,並不會讓你進步,這也只會讓你停滯不前。

圖片說明:圖攝/良大 提供

圖片說明:圖攝/良大 提供

當客人帶給你不同的美學觀,這是良大耳目一新的最好時機,有時候我們身為攝影師,也會接觸到美學素養高的消費者,當與這些消費者接觸的時候,良大就會覺得「很刺激」!客人的要求與訴求,往往都會是攝影師未曾思考過或沒接觸過的,攝影師遇上了這樣的激勵,也就能順勢成長。「我要想辦法滿足他,我要給客人更好!」,這就是良大所強調的「態度決定高度」,這樣的結果就能促成雙贏局面。「流水不腐,戶樞不蠹」,時時刻刻更新自己的觀念,抱持著高昂的鬥志,用良好的態度去面對每位客人,這不單單只是為了攝影作品,更可以讓自己有所成長。

圖片說明:圖攝/良大 提供

圖片說明:圖攝/良大 提供

圖片說明:圖攝/良大 提供

圖片說明:圖攝/良大 提供



(接下頁)

圖片說明:圖攝/良大 提供

這幾年,良大透過多場的講座及工作坊,分享他多年來的攝影經驗,當中就有學生問:「良大你都無私的跟我們分享這些心得及觀念,你不怕這些東西被別人學走嗎?」良大就回答:「這個圈子為什麼良莠不齊?很多都是這樣惡性競爭來的!」良大說,很多好的攝影師都不分享自己的經驗,好的觀念就這樣一直被藏著,那這些攝影師依然就會是市場的TOP。在這樣的市場只有幾個頂尖攝影師,我們往下看,就會發現這當中有著很大的落差。一般消費者想要選擇好的攝影師,偏偏好的攝影師都是在高價市場上,今天經濟能力只能負擔較為低價的攝影師,當這群攝影師拍的品質都差不多的時候,消費者就只願意選擇相對最低價的攝影師,消費者在價值上選不到了,他們也只能從價格著手,所以為什麼大多數市場會有惡性競爭,這是其中一個很大的因素。

圖片說明:圖攝/良大 提供

圖片說明:圖攝/良大 提供

所以,良大就說,如果我們這些一線的攝影師能無私的分享觀念,傳授一些訣竅,讓一線攝影師的品質從五個十個,擴大到五十個一百個攝影師都有這樣的水準,整體攝影市場的品質就會有所提昇,品質一旦提昇,大家拍攝出來的作品鑒別度就相差不遠,也就會減緩惡性競爭的現象了。當然,也不用擔心這些一線攝影師,既然這些高端攝影師願意傳授技術,當然自己也需要有超越自我的觀念,保有「長江後浪推前浪」的危機意識,就能讓自己免於市場上的淘汰。當這些攝影師都擁有好的觀念、好的品質,不管消費端的分眾,每位攝影師都力求品質,這樣的市場就會從「拼價格」進階到「拼價值」,低價市場的品質都能做出來,勢必會影響整體價格的提高,削價的問題就會慢慢減少,當然,更高端的市場也會隨之提昇其價值。

圖片說明:圖攝/良大 提供

圖片說明:圖攝/良大 提供

圖片說明:圖攝/良大 提供

圖片說明:圖攝/良大 提供

圖片說明:圖攝/良大 提供

圖片說明:圖攝/良大 提供



(接下頁)

圖片說明:圖攝/良大 提供

消費端的客人,其實也要隨著市場提昇而改變自己的消費模式,良大就說,很多的新人,都會拿A店家的SAMPLE去要求B店家比照辦理,這其實是很不尊重攝影師的專業。今天,你會選擇某位攝影師,就是因為該攝影師有作品吸引你,如果這時候你又要求這位攝影師去呈現與他過往不一樣的風格,那當初找這位攝影師的意義又何在?消費者否定了攝影師最擅長的風格,卻又要求攝影師拍攝不屬於自己風格的照片?

圖片說明:圖攝/良大 提供

每位攝影師都有自己的感知能力,如果低價位的攝影師有辦法拍到高價攝影師的品質,那這樣的攝影師又何必屈就於低價?良大就比喻,今天到便利商店買一杯咖啡,怎麼能夠去要求它的口感跟專業咖啡店一樣?使用者付費,這樣的觀念應該要更落實,而不是無限上綱。今天市場要好,除了攝影師的態度要對,消費者也應該隨之提昇自己的消費模式及觀念,只要有一個環節出錯,這個市場就會失衡。

圖片說明:圖攝/良大 提供

圖片說明:圖攝/良大 提供

像三年前的一則新聞,至今讓良大感觸很深。當時因為不景氣,新聞媒體很喜歡報導所謂「CP值」高的店家,訴求就是諸如此類的便宜消費。當時良大在新聞上看到有間咖啡館新開幕,裝潢的很有風格,一杯咖啡售價280,有媒體就前去採訪,直接問說「憑什麼一杯咖啡賣280?」。該媒體接著就列一杯咖啡成本的細項,像是咖啡豆、店租等等,而這樣的操作就是要凸顯便利商店咖啡的便宜。

圖片說明:圖攝/良大 提供

圖片說明:圖攝/良大 提供

良大就說,這樣不明就裡的報導,根本忽視了這間咖啡店老闆當初開店前的苦心準備,一杯咖啡不該只是用硬體成本去考量,當中還有很多無形的軟體成本是沒辦法精準量化的,又好比咖啡店的硬體規格,店家可能都是選用較高檔的器具、設備、傢俱,甚至花了高於市場幾倍預算去裝潢佈置,如果不去深入了解,我們很難從表面去評比。就像有人會說Apple的iPhone硬體成本跟其他手機差不多,規格也不見得來得高,憑什麼賣的比較貴?事實證明,還是很多人選用iPhone,端看的不只是硬體,而是Apple能給予消費者更好的使用者經驗,這或許是代工思維下的台灣產業,所思考不到的觀念。這些產業往往都缺乏那踏出第一步的勇氣,品牌的建立或產業的轉型再造就這樣失去改變的機會。

圖片說明:圖攝/良大 提供

圖片說明:圖攝/良大 提供


良大攝影工作室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8861liangchen
良大攝影工作室網站:http://liangchen.com.tw/

“我在台北…在自己的城市…做自己的文化!!! 良大Liang Chen”

婚攝婚禮攝影婚紗攝影攝影師專訪自助婚紗良大人像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