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生活

謝英俊談「以居民參與為主體的重建」/社會關懷視野下的建築實踐

By 欣建築2019/05/30
article cover

謝英俊建築師帶來「以居民參與為主體的重建」專題演講;圖片提供/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

2019「社會關懷視野下的建築實踐」國際論壇於實踐大學國際會議廳舉行,擔任謝英俊建築師事務所及第三建築工作室主持人的謝英俊建築師,自921大地震開始長期投入災區重建的工作並以自身經歷帶來「以居民參與為主體的重建」專題演講。

主持人廖明彬(清水建築工坊主持人)開場提到:「作為建築師除建築物本身,更需要關注的是對於社會責任以及正視社會關懷的重要性。對於天災與偏遠地區的關懷,謝英俊建築師曾在921大地震之後於南投進行災區重建,也為八八風災的受災戶、中國四川的汶川大地震災民設計安居的簡易建築,他也一向非常樂意在這方面投入精力,直到現在也不斷地在各個需要重建的地區提供幫助。」

主持人廖明彬開場;圖片提供/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

謝英俊建築師於演講中強調互為主體的觀念,並舉例在曾經進行的案子當中少了主體參與,因而發生團隊成員互相拉扯,合作起來變得更加費力。在四川茂縣以及汶川縣的重建中,政府將案子外包給居民之外的單位執行,而居民則只能叉著手在一旁觀看,這樣的狀況除少了居民參與,其實也已經挑戰到人的工作權,最後當地居民與執行單位也陷入互相打官司的窘況。

謝英俊建築師於演講中強調互為主體的觀念;圖片提供/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

四川茂縣以及汶川縣的災區重建;圖片提供/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

反觀在八八風災的重建期間,因為居民的參與及人力的投入,建築才真正成為居民的家。接著播放一段關於八八風災深山部落重建的影片,當時他們在重建時預留很多空間,讓居民的生活可以在其中繼續生長發展。美好的家園是透過居民的共同努力才能達成,謝建築師也提出參與及工作的權利在重建過程中是互相抗衡的。

八八風災深山部落重建;圖片提供/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

談及尼泊爾的災區重建,居民及建築師們的想法與注重的點常常是不同的,謝英俊建築師感嘆地表示往往最後呈現出來的結果會是毀三觀(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當地居民的參與其實挑戰了過程中的主體性,也由於當時資金的不足,在建造材料上需要以木材與鋼材結合使用,有時當建築師介入其中反而可能無法完成,並認為該讓居民他們自己來參與建造。

尼泊爾的災區重建;攝影/王彤

並指出相較於沿海的大城市,位屬內陸的山西反而有後發優勢,也舉山西的農村案例說明,政府主導而居民卻不接受建造出來的建築,反觀隔壁村落則是用一半的經費加上村民自身的參與,成果反而更贏得村民的滿意。

歐洲難民集成建築的項目中,謝英俊建築師提到應該讓住民可以成為生產者而不是一個消費者,對難民來說會自己蓋房子的技能更是重要。當時在芬蘭首都舉辦的赫爾辛基設計週提出「中繼屋營造行為藝術」計畫中,團隊帶領難民搭起了棚子遮風避雨,中繼屋也因此成為芬蘭市民對話的場所,謝建築師強調建築的意涵不只有美學而重要的是它的社會意涵。

謝建築師以「台北最美的風景是屋頂」來形容一張頂樓違建的照片,並說明這樣的行為是一種權力的象徵,就連總統府在重要慶典時都會搭棚子。香港展覽總策展人王維仁於去年威尼斯雙年展展出與香港垂直城市空間使用的相關議題,展覽中展示香港天際線及塔樓建築,也強調當居民成為社會主體的狀況。演講的最後,謝英俊建築師結語:「當認為參與的這個夢想太遙遠,違建則會是另一個達成方式。」

「2019 社會關懷視野下的建築實踐 國際論壇」;攝影/王彤

【活動資訊】
「2019 社會關懷視野下的建築實踐 國際論壇」

【延伸閱讀】
>小規模,大改變。從建築展到社會轉型 /「社會關懷視野下的建築實踐」國際論壇

>促進地方思維的人道主義建築師/「 社會關懷視野下的建築實踐 」國際論壇

>「社會關懷視野下的建築實踐」台灣建築師的社會探索

>建築人的和平宣示:2019 Building 4Humanity 徵件開始

==========
圖片提供/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
編輯撰文/王彤

更多建築相關活動資訊,請上【欣建築-現場直擊
旅遊看建築、建築知文化、文化說歷史,更多建築知旅請上【欣建築

社會關懷視野下的建築實踐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國際論壇建築的社會關懷謝英俊建築師論壇側記以居民參與為主體的重建主體參與災區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