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1. 首頁>
  2. 生活

謝明達談「山脈與板塊:陳仁和與台灣建築師系譜」

By 欣建築2019/01/24
article cover

謝明達;攝影:曾淑宜

國立臺灣博物館(以下簡稱臺博館)正舉辦前輩建築師陳仁和個展「前行無畏:陳仁和的建築時代」,並邀請學者謝明達舉辦專題講座。以陳仁和建築師為座標進行橫切面,來展開該時代台灣建築的樣貌。謝明達回憶2008年與徐明松老師及陳仁和之子陳司彬先生,一同前往陳仁和的建築師事務所收集資料,事務所雖因陳仁和過世後即荒廢,但事務所門面仍維持完好,進入後更發覺陳仁和建築師妥善地將自己歷年建築作品的圖面,及曾獲得的獎項資料完整的保存,令他們感到動容,當下更獲陳司彬先生首肯,將這批珍貴史料捐贈給臺博館作為研究資料,也因有這批完整資料,才有了今日之展覽跟研究報告。

陳仁和生平與學經歷
陳仁和先生1922年出生於屏東,於1989年逝世,先祖為金門人後遷至澎湖吉貝,在父親一代才遷往台灣本島的屏東發展,以經營旅館(大和旅社)為生。1940年於高雄中學畢業後前往日本求學,就讀於早稻田大學專門部建築科,謝明達說明「專門部」類同於台灣的專科教育,是採用三年制的學習,在當時期(日治)已是高學歷,專業訓練相當紮實,畢業後已可獨當一面。畢業後陳仁和即返台工作,曾於高雄州立高雄工業學校(今高雄高工)任教,訓練出許多建築專業人才。1945年二戰結束後國民政府派員來台接收台灣,於1950年前陳仁和在台南曾擔任日產估價公職,估算日本歸還台灣後遺留之財產,但也有說法指出該時他在台北工務局任職,但可確定的是該時期他應同時擔任公務員及在學校教書。

該時期台灣的證照考試制度,分為兩類「技師考試」跟「技副考試」,未擁有大學或專科學歷者可考取「技副考試」,但可營運的範圍較少,如較高層或特殊性建築就無法營運,之後改制時將技師改為甲種建築師,技副則改為乙種建築師,陳仁和先生的學歷是可直接考取技師,也就是甲種建築師。雖然有親友、員工的口述資料但相當片段,且客觀資料的不足,因此陳仁和建築師的早期生平,目前暫時只能掌握到這個狀態。




陳仁和與早稻田連帶

早稻田的求學經歷是陳仁和很重要的履歷,當時早稻田大學的畢業生在台灣常會舉辦聚會,由於不分科系、學制,因此形成緊密的交友圈。陳仁和人生中重要的幾個貴人也與早稻田有關連,分別是同為開業建築師的林慶豐,業主三信合作社的林瓊瑤,及長期合作的甲一營造廠老闆吳甲一。



陳仁和並曾於《台灣營造界》雜誌發表專文〈一個建築家的私見〉,提出對建築業界改善的方向,這本刊物是由建築師、營造廠老闆所合辦,但只維持兩至三年就結束發行。謝明達說明當時建築、土木兩個專業並未分彼此,省籍或學歷問題也並不嚴重。而這本雜誌內容以業界實務為主,包括建築物價漲幅、各地區材料缺乏狀況,及對建築業界提升改進的建議,雖然有對西方新潮建築的翻譯文章,但因為資訊取得不易多不算真正的新潮。陳仁和這輩成長於日治時期並受教育者,國語能力普遍不佳,因此據考證陳仁和發表刊載的文章,應都是採用日文寫作,再委請人翻譯成國語的。

林慶豐建築師(1913-1995)是台南人,為陳仁和早稻田大學的前輩,於台南一中畢業後赴日就讀早稻田大學建築系,是正規大學體系,因此包括畢業照及畢業作品皆有刊載於早稻田刊物上。1941年畢業後曾在鹿島建設擔任工程師,並曾任美國第八軍技術本部的顧問工程師。返台後開設建築師事務所,並籌組台灣建築技師公會任理事長,即是台灣建築師公會的前身,可知他在台灣建築界發展上的分量。因為是早稻田學長學弟的關係,加上語言(日文)及同為南部長大,因此相當提攜陳仁和。




林慶豐畢業照(上)、畢業設計作品(中)、1970台灣省建築技師公會合照(下)

業主林瓊瑤(1914-1978)同樣為早稻田大學畢業,但就讀的是政治經濟科,回台後任職於父親林迦創設的「高雄興業信用組合」(今高雄市第三信用合作社),並已經營三信為志業。1946年擔任首屆高雄參議員,1950年當選高雄市議員,1972年更獲選全國十大傑出企業家,政商關係良好。陳仁和的經典作品三信家商波浪大樓、學生活動中心即是與其合作。

合作營造廠吳甲一於1921年出生於澎湖,1924年遷居至高雄,因此與陳仁和有同鄉之誼。他的學歷相較前兩位及陳仁和較為不同,求學經歷皆是在台灣本島,1928年入學小港國小,為公學校第二屆學生,1936年高等科畢業。同年參加日本WASEDA『早稻田大學講義錄』建築科課程結業,謝明達解釋這相似於今日的函授學校,是採用通訊方式進行教育,因此吳甲一並未到早稻田大學學習,而是早稻田寄送講義跟試卷,藉由來回通訊方式直到校方覺得你達到資格後,就會頒發結業證書給你,而這種授課方式的,針對的客群是以外國學生為主,而這在當時並不算少數。1941年進入高雄州立商工專修學校(夜間部),即是陳仁和任教的學校,但修讀的並非建築而是機械科,後因其熟悉建築及機械兩個專業,因此能承包當時軍方在南部的大型公共工程,包括空軍機場無柱鋼構機棚等,前所述的三信高商波浪教室即是陳仁和與甲一營造廠合作之作品。

>吳甲一先生資料可參考林炳炎先生部落格〈北投埔林炳炎〉專文畫家吳甲一前輩的驚嘆號

十大建築師同代:建築師系譜的一個切面
臺博館自推動「國立臺灣博物館二次戰後臺灣經典建築設計圖說徵集及數位化計畫」以來,陳仁和的資料蒐集完整度是僅次於王大閎建築師,因此藉由那個年代頂尖的青壯派建築師陳仁和的位置或該時期社會的角度來切入,可展開該時代的台灣社會同代建築師的發展。1967年頒發的第一屆十大建築師,雖不一定是首個建築師獎項,但應是該時代重要的建築獎項,故可揭露出當時台灣建築界正流行什麼?或這群建築師正在思考什麼?


謝明達談及在進行設計圖說徵集計畫時會有幾個焦慮,一是當翻過去建築文獻時,會提到某些建築師及作品是重要的,但這些被肯定的建築師作品卻常已不存在,此時博物館要收藏什麼建築圖?並不一定能操之在己。二是在文獻中看到某個建築師的名字,向前輩詢問時,他們也不一定清楚其學經歷跟作品。這說明台灣及建築圈對建築師或團隊背後的來龍去脈並不重視,只有內聚的團體比如建築師公會會員彼此知道外,建築學界或社會並沒有藉以探知的窗口或素材。讓晚二十、三十年建築界從業的後進,無法藉圖說或史料來認識這些前輩。另一個主因是台灣缺乏長期維持營運的建築專業媒體,多是短暫出現而又消失,造成資料的斷層,更使研究難以為繼。謝明達舉日本建築發展為例說明,因有專業媒體是從戰前到戰後一直存在,並持續關注建築發展,故當要回顧建築家的生命史及作品時,相較台灣容易許多,社會上也普遍接受。

該時期台灣建築界的樣貌非常多元,有大陸來台、有留學歐美、有留學日本,有大學及碩士高等學歷,也有只具備高職學歷、自行設立建築教育體系培養的建築師等,以及土木技師出身的建築師。謝明達進一步說明,台灣社會大眾對建築跟土木的區分一直不太清楚,可能因台灣早期將這兩個科系的執業混在一起,甚至在某時期建築系畢業生可以考土木技師牌照,土木系畢業生也可考建築師牌照。這是因《建築師法》尚未擬定時,管理建築技師的法律是《技師法》,會設置各個技師考試的規範,而其中建築師跟土木技師的考試規則,是容許土木人考建築技師的,因此有許多建築作品是由土木技師背景者操刀設計。

而第一屆十大建築師,頒發的不只是建築師,還包括其得獎作品,推測是當時要參加遴選,可能須提出自己的建築作品(一件或數件)一同評選,評審依照參賽者提出的作品來選出得獎者,因此連營造廠也會贏得獎盃。陳仁和是以「高雄三信職校波浪教室」贏得當年十大建築師,同屆獲獎的還有王大閎「台大學生活動中心」、楊卓成「圓山飯店、統一飯店」、沈祖海「台灣電視公司大廈」、陳其寬「東海大學藝術中心及魯斯教堂」、修澤蘭「陽明山中山樓」、張紹載「苗栗中山堂及教師會館」、林慶豐「台泥大樓」、林柏年「台北聖家堂」、陳濯「輔仁大學文學院」。












謝明達指出在該年代受到建築潮流及政治氛圍的影響,建築師自己作品風格的落差頗大,包括入選十大建築師的多位皆有設計過宮殿式風格建築,但也能設計出現代建築風格的作品,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楊卓成建築師。但整體來看,因為當時資訊取得不易,雖已知曉世界的建築潮流,但因為對現代建築運動的核心內容一知半解,加上過去受建築教育的影響或業主的需求,而常會在建築形體或立面開窗上作許多裝飾,但平面設計上已是現代建築理念的配置。謝明達笑說,感覺就像看方盒子的建築會不舒服,對建築表皮會有焦慮,因此要設計一些線條,或折一下、扭一下才感覺有設計,但都是在不影響建築體與空間感的地方表現,只有陳仁和建築師動作大,會連結構面都一起處理。

而除了這十位獲獎建築師外,謝明達將系譜的切面再往下切一些,談非建築系畢業,或是受高工、土木系訓練的同輩工作者,包括受日治教育訓練的李重耀及楊嘉慶,李重耀畢業後進入日本總督府營繕課工作,從最基礎的工手做起一路往上爬,推測受限學歷及出身(台籍)已經無法再往上升職,而離開公家轉進民間擔任建築師,是橫跨戰前到戰後的重要建築師,其1958年出版的《建築工程術語集》,介紹日本如何命名建築物件,並採用中英日三種語言對照,讓在日文環境轉換至國語環境的建築工作者,能藉本書來查找資料溝通。楊嘉慶則是曾協助德國建築師波姆(Gottfried Boehm),完成位於台南後壁菁寮社區的「菁寮聖十字架天主堂」,波姆並未來過台灣,是由教會神父拍攝基地照片寄給他,其繪製完圖面後寄至台灣,神父再聘請楊嘉慶協助,當時楊嘉慶重新描繪圖面,並補上部分建築細節來完成。當時的國際建築師跨國際的作品常採用此方法,謝明達指出陳仁和的作品「屏東東港天主教會」也是採用這種模式來完成的。


交大土木背景的土木人在該時期扮演重要角色,包括費驊、張金鎔、顧儉德、劉永懋、吳文熹、陳鍊鋒、傅積寬及王章清都是,其中費驊跟劉永懋分別是宗邁建築師事務所主持人費宗澄及台大城鄉所劉可強教授之父。都是交通大學土木系的學長學弟,彼此一個介紹一個的方式都進入省政府工礦處公共工程局工作。當時正逢二次世界大戰,不少學校為躲避戰亂是到處遷移上課的,而交通大學也是各分西東,因此學生就跟著學校及老師到處移動上課。除此之外,非交大土木體系的趙國華、鳳後三也曾在省政府工礦處公共工程局工作。而軍事工程師的則有侯家源、黃顯灝及張孔容。




其中鳳後三是與陳其寬建築師共同完成東海路思義教堂的結構技師,傅積寬是修澤蘭建築師的先生,修澤蘭建築師作品中常見的水泥造旋轉樓梯及薄殼屋頂,應都是出自他的計算,才讓其造型如此之輕巧。由於當時社會物價波動大,據李重耀建築師所說,當核定工程款下來後,這些作為業主政府單位的土木技師,還必須準備建築材料,提供給營造廠興建使用,因此拿到工程款的第一步,是先去購買白米囤積,因其物價波動最小,當開始建造後再賣出白米購買建築材料,因此時有弊案傳出,其中陳鍊鋒即是因弊案離開公職,最後加入吳文熹的事務所工作,吳文熹過世後的許多作品即是由他操刀。而軍事工程師則是在戰後很特別的職務,今日已經消失多採用外包給民間建築師,或由部隊內建築系畢業生操刀。



山脈與板塊
講座標題所述之山脈與板塊,山脈代表的是前面展開的大陸來台、留學歐美、留學日本等拆分成的各門各派。板塊最早所指是文化圈概念,日治時期認為台灣建築由三個塊面所構成,分別是西洋、中國漢人及南島原住民,由這三種構成台灣建築的型態。五零年代後,謝明達認為板塊已經改變,轉為「傳統」與「現代」,但這群建築師來自四面八方,求學經歷也差異不小,各自認知的傳統及現代是不同的,比如生在台灣沒去過大陸及日本的建築師,與中國來台的建築師等,會有共通的傳統或現代嗎?傳統是指舊的東西,由舊的長出來的型態,新則是老師教導你世界正在開始的潮流,也就是現代。若要談陳仁和的傳統跟現代,跟大陸來台或留學歐美的建築師會是一樣的嗎?因此除「新」跟「舊」兩個板塊之下,還會有個別的路線出現。

清末民初時有一派學者認為,中國是現代化而非西化,因此在學習現代化的同時不能夠丟掉自身的傳統,其中蔣夢麟(1886—1964)所撰寫《西潮》極具代表性,試圖在吸收運用西方理念及技術時,又能表達出與西方不同的自明性。最早找到一種解答方式的是美國建築師亨利·墨菲(Henry Killam Murphy),他在中國的設計案中,將中國式的琉璃瓦大屋頂放在鋼筋混凝土的屋身之上,成為今日熟知的宮殿式建築,廣泛用在公共建築上。前總統蔣介石相當喜愛這個風格,因此自中國南京首都計畫及後來政府遷台後,許多重要的公共建築都採用這個形式。但這個形式,對受到現代主義建築教育者來說,並非真正的新建築,因此並不會主動想用,加上宮殿式建築的造價是平屋頂造價的三倍,因此也只在有政治意識型態的公共建築才會使用,也才使用的起。

陳仁和作品分析
今日後人往過去看及分析,常會以「現代跟傳統」為觀點來看其建築作品,謝明達強調因為缺乏足夠作者自述的史料,這純粹是後人推論的。他並以陳仁和的作品「三信家商學生活動中心」為例,初始認為他試圖用現代建築來表現傳統日式木構造建築的形體,但在還原時代背景後,知曉當時社會建築物資有所限制,且國際發生兩次能源危機,水泥也曾經歷經配售的時代後,會認為這可能是因要節省材料,而不得不採用的構造方式,卻反倒成了其特色。這不單只是陳仁和的T形小樑,包括同輩建築師常用的薄殼構造、折板構造等,都可能是因經濟原因而採用。到底是因思考傳統跟現代的關係該如何表現,或是因為材料物資匱乏而為之,有賴研究者更細心去探討。






但在台灣這一時代建築師的部分作品中,的確可看到在嘗試新的但卻不是西式的現代形式。陳仁和三信家商的兩件作品學生活動中心(1962)及波浪大樓(1963),與日本建築師丹下健三於1958年完成的香川縣廳舍,在風格上有點雷同,同是透過T形小樑的經濟性,讓樑與版的斷面變小,讓結構的表現有木構造的韻味。但在這兩件作品中,陳仁和操作了兩個不同於香川縣廳舍的特色,其中一個是學生活動中心的高塔,包括其內部的螺旋梯,是一個極具雕塑性的構造體,成為校園及該地區的地標。波浪大樓是用作教室使用,陳仁和觀察到教室上課的視線遮擋問題,更進一步利用T形小樑的特性讓樓板成為波浪狀,波浪低點是老師講課的講台,從學生座位席逐漸拉高。謝明達指出這不但解決使用上的需求,更創造視覺跟身體的獨特感受,但因為樓板較薄所以在上面跑動晃動感明顯。由於樓板是曲線故與垂直動線的樓梯較難連接,而採外接梯間的方式,而兩側弧形旋挑樓梯的設計,包括梯階的細節都設計縝密。









已拆除的「高雄大同國小禮堂」(1965),因需要大跨距空間,採用折板結構系統,但與王大閎建築師的台大學生活動中心(1961)不同,不只是屋頂折板,更運用到牆面上。而「高雄鳳山鎮肉品拍賣市場」則是一件用配置解決人豬動線分流的作品,建築本身是一個圓形建築,但其中四分之一局部向外脫開,中間的圓形是一座尺度優美的旋轉樓梯,而一樓的四分之三是半戶外空間,供豬隻分批等待拍賣員帶入場,而二樓的四分之一圓是買家觀看豬隻品質的下單空間,另外四分之三則是服務空間。











結語
自1947年發生二二八事件,及1949年陳誠於台灣頒布戒嚴令後,台灣的言論自由受到嚴格管控,建築圈也受到影響,今日有學者提出現代化跟傳統在那時期有發生論戰,但謝明達覺得可能擴散效果有限,未必能改變建築創作者的取向,因為在資料整理上,這個年代除少數建築師會於媒體上,發表建築觀點跟建築圈改善方向外,甚少有針對建築師作品的評論文章或舉辦交流論壇,這些建築師彼此會看到其他同儕的嘗試,但可能基於禮貌或其他因素,不會公開去評論對方的作品,就如評論家王增榮的說法「那是個沒有宣言的運動」,但也因沒有建立起評論機制,這些建築師並不知道自己的嘗試是否正確,也無從產生辯證的積極效果,導致在經濟起飛後,很快就放棄了原本嘗試的可能前衛路線,而擁抱庸俗的建築生產,非常可惜。


【展覽資訊】
>展期:2018/11/27 (二)~ 2019/04/21(日)
>展館:國立臺灣博物館 - 二樓迴廊展區
>指導單位:文化部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博物館
>共同主辦:成功大學建築系、忠泰建築藝術文化基金會
>策展人:林一宏、柳青薰
>策展顧問:吳光庭
>策展人:林一宏、柳青薰
>策展顧問:吳光庭
>展場設計:慧爾門有限公司
>活動展訊:
http://www.ntm.gov.tw/exhibition_179_2243.html

【延伸閱讀】
>臺博館「前行無畏:陳仁和的建築時代」再現戰後第一代本土建築師發展歷程
https://solomo.xinmedia.com/archi/158720-ntm
>「2016實構築」策展主題篇─為何需要「實構築」?
https://solomo.xinmedia.com/archi/87753-TBE
>「2016實構築」經典回顧─陳仁和建築師
https://solomo.xinmedia.com/archi/84618-TBE
=====================
圖片提供:謝明達、曾淑宜
整理撰稿:王進坤


更多建築相關活動資訊,請上【欣建築-現場直擊】
https://solomo.xinmedia.com/archi/collect/topicsview/50146
旅遊看建築、建築知文化、文化說歷史,更多建築知旅請上【欣建築】
https://solomo.xinmedia.com/archi/collect/topicsview
陳仁和謝明達戰後第一代建築師三信家商建築師早稻田大學傳統與現代十大建築師山脈與板塊國立臺灣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