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1. 首頁>
  2. 生活

XRANGE-鐵道部博物館Taiwan Rail Museum

By 欣建築2014/10/01
article cover

Text /XRANGE 十一事務所、圖片提供/XRANGE 十一事務所

圖片說明:圖片提供/XRANGE 十一事務所

基地位於國立古蹟—臺灣總督府鐵道部旁,清代劉銘傳在這裡開闢了臺灣的第一條鐵路。如今這裡是商業中心的精華地帶,捷運、機場捷運與高鐵將在此匯集,三鐵連通台灣國際門戶的桃園機場與基地東側台北市新門戶計劃的禎文彥設計之雙子星大樓。新舊交匯的歷史園區見證了臺北城一世紀以來快速的變遷。

圖片說明:圖片提供/XRANGE 十一事務所


圖片說明:圖片提供/XRANGE 十一事務所


圖片說明:圖片提供/XRANGE 十一事務所

規劃中的新博物館建築是未來「鐵道部博物館園區」的旗艦建築。新館將成為整體園區的服務中心,整合機電設備、提供大型展覽空間,同時連接捷運出口與都市規劃的空橋系統等公共設施,發揮都會聯結系統樞紐的功能。新館在歷史園區的設置同時希望串連並活化老城區內臺灣博物館體系下的其他的博物館,如歷史博物館、土地銀行展示館及臺北樟腦廠等;以新舊共生的精神,激盪都市的新能量,塑造歷史園區活化再生的開創案例。

圖片說明:圖片提供/XRANGE 十一事務所


圖片說明:圖片提供/XRANGE 十一事務所

建築設計概念從鐵道、道床與柵欄等鐵路元素發想,把它們重新構思轉化為建築空間的形態。如火車廂的管狀空間的一向邊緣(edge)經過了90度的方向性旋轉,形成了扭轉的幾何,創造了公共空間的流動量體概念。規律的鏤空開窗設計也依扭轉幾何的旋轉形態,如鐵道旅行,在一虛一實之間刻畫出空間中的光影變化與節奏,建構律動的公共空間體驗。人流的穿梭在靜態的建築量體創造了流動的空間意識,時光隧道旅行、時空交錯的速度感成為了連接基地歷史與展覽內容的獨特鐵道意象與身體感官經驗。

圖片說明:圖片提供/XRANGE 十一事務所


圖片說明:圖片提供/XRANGE 十一事務所


圖片說明:圖片提供/XRANGE 十一事務所


圖片說明:圖片提供/XRANGE 十一事務所

新館建築的空間組織也依此呈ABA的形式,中間的主結構部分(B)為展覽空間,外掛於兩側的公共步道(A)則提供出入囗動線、各樓連接動線、園區古蹟觀賞動線及休憩等功能。這樣的功能安排不但維持了展覽空間封閉性的需求,又讓參觀者在進出展覽空間之際能跟建築外的環境有所互動。因此,建築形體如同穿流交錯的鐵路系統的垂直表現,動線(flow)形成了建築的form。

圖片說明:圖片提供/XRANGE 十一事務所


圖片說明:圖片提供/XRANGE 十一事務所

這樣的整體功能架構賦予建築量體在立面上的彈性,量體的四個立面可以自由變化鏤空開窗的密度與間距,針對每面向全然不同的古蹟環境做出各自量身定做,micro site-specific的回應。橫越基地下的歷史鐵路遺跡穿過新館之處則成為開放流通的內部騎樓入口空間,作為人潮集散的都會走廊,串連起這裡時空交匯的歷史軌跡,強化了運輸通道的意象。

圖片說明:圖片提供/XRANGE 十一事務所


圖片說明:圖片提供/XRANGE 十一事務所


圖片說明:圖片提供/XRANGE 十一事務所

大廳內部使用紅磚與木頭,從室內向外看去,館內空間與戶外紅磚造古蹟彷彿合而為一,塑造了獨特的空間體驗。在戶外,量體的水泥質感強調了新舊世代的區分與交錯;進到室內,建材的選擇則消弭了兩者的界線。

圖片說明:圖片提供/XRANGE 十一事務所


圖片說明:圖片提供/XRANGE 十一事務所


圖片說明:圖片提供/XRANGE 十一事務所


圖片說明:圖片提供/XRANGE 十一事務所

承載臺北城快速發展的鐵道運輸路線,成為整體設計的核心元素;新的動線強化了服務中心的機能,激盪出古蹟園區與都會脈動之間新的互動關係。

設計範圍:全區規劃,建築與景觀設計
業主:台灣博物館
基地位置:台北,台灣
基地面積:17,000平方公尺
總樓板面積:5,000平方公尺
設計:進行中

>張淑征
生長於馬來西亞與加拿大,美國 Columbia 大學建築碩士及加州註冊建築師。曾任職於全球知名 Bernard Tschumi Architects 紐約事務所,加拿大溫哥華的 Patkau Architects,OMA (Office for Metropolitan Architecture) 的荷蘭及香港辦公處,至今旅居過9個城市,有豐富的國際建築經驗。活躍於台灣各大學專題演講及評論,曾任教於東海大學、台灣科技大學及淡江大學建築糸,並兼任由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個城市會創立之非營利創作平台- MEME覓空間的藝術顧問。

MaxRaabe作品導讀張淑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