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ke advertisment

PR

  1. 首頁>
  2. 生活

何黛雯+林雅萍-八德中正堂歷史建築修復再生

By 欣建築2014/09/22
article cover

圖片說明:既新又舊的空間關係;圖文提供:一元聯合創研/何黛雯+林雅萍


撰文、圖說 / 一元聯合創研/何黛雯+林雅萍 提供
編輯 / 吳宜晏

脈絡。此在
原為1964年所建造的軍中文康及保健中心,同時開放當地居民及眷村眷屬可購票觀賞電影之場所。自60年代以來,已成為當地民眾看電影或集會的共同生活記憶。

圖片說明:修復前入口現況;圖文提供:一元聯合創研/何黛雯+林雅萍

圖片說明:修復前入母屋造損壞情形;圖文提供:一元聯合創研/何黛雯+林雅萍

圖片說明:修復前室內空間現況;圖文提供:一元聯合創研/何黛雯+林雅萍

價值。意義
保存價值主要集中在都市發展脈絡之意義上,為都市發展史下的戰後新興聚落,同時呈現台灣在戰後獨有的眷村文化。然而,中正堂週邊都市變遷快速,陸光四村等多處大規模眷村隨著改建,原有的社會網絡也不復存在。因此中正堂被期待作為重新整理都市與社區關係的載體,且不只是眷村文化之蘊含,更是多元文化的包容與負載的代表物。

圖片說明:老照片-入口;圖文提供:一元聯合創研/何黛雯+林雅萍

圖片說明:老照片-室內;圖文提供:一元聯合創研/何黛雯+林雅萍

鄰避。在場
80年代,隨著社會變遷、都市化的發展,軍隊移防後附近眷村因改建而解體,中正堂原作為官兵娛樂的功能也隨之式微。在長久荒廢的情況下,其建築本體逐漸損壞頹圮,雜草叢生而環境堪慮,國有財產局欲將所屬土地拍賣。有幸在地民眾奔走爭取下,桃園縣政府於民國96年9月29日依文化資產保存法登錄為歷史建築。八德中正堂的保存修復再利用行動也在這樣的脈絡下開展。然而,身處於社區中的文化資產,往往損壞頹圮多年,而一般保存調查研究或修復工程將歷經數年,往往拉起高高的施工圍籬將社區阻隔於外,成為都市空間中的黑色角落。因此本團隊文資培力思考第一步,即期待在保存調查研究或修復工程能適度開放公共領域,讓社區居民與校園師生瞭解並進入第一現場。

圖片說明:培力活動實錄;圖文提供:一元聯合創研/何黛雯+林雅萍

培力。行動
培力(Empowerment)一般於社會工作領域討論,本團隊嘗試藉由社區中歷史建築「文資培力」實踐過程,嘗試建構一種結合文化環境教育工作的論述。Barbara Solomon對於培力如何發生作用概念化,提出有力清晰定義:培力目的在於降低污名化團體產生無力狀態,假定主體有著某個歸屬於某社會污名化經驗。培力要藉由找出造成此問題的直接與間接的權力障礙,來實現這樣目標。將個別的污名化或制度性歧視的負面經驗,轉化成正面的社會行動。八德中正堂在歷史建築修復再利用執行過程中本團隊提出文資培力創新觀念,主要為結合歷史建築修復工程、學校的教學資源以及社區營造的參與。藉由專業者的引導,讓社區住民更加了解文化資產再利用的重要,進一步期望住民共同關心社區公共環境議題。對於學校教學傳承則以專題實作模式,結合理論與實務,提供學生真實的學習場所,對於工程實際的進行,學生可了解實質專業執行流程,以及參與活動中也學習與社區居民溝通。

圖片說明:歷史空間組成 附生 脫離概念圖;圖文提供:一元聯合創研/何黛雯+林雅萍

圖片說明:增建方案選擇 概念圖;圖文提供:一元聯合創研/何黛雯+林雅萍

圖片說明:舞台介面 歷史感空間對話詮釋概念圖;圖文提供:一元聯合創研/何黛雯+林雅萍

圖片說明:一樓平面圖;圖文提供:一元聯合創研/何黛雯+林雅萍

圖片說明:各層平面圖;圖文提供:一元聯合創研/何黛雯+林雅萍

圖片說明:立面圖;圖文提供:一元聯合創研/何黛雯+林雅萍

圖片說明:剖面圖;圖文提供:一元聯合創研/何黛雯+林雅萍


介入。中介
本團隊嘗試思考文化資產修復再生行動為一動態觸媒關係的再生產,「讓設計的介入本質轉化為一種中介狀態的認識」,再度拉起與社區的臍帶關係,呈現既新又舊、既穿插又融合、既寫實卻變動的第三關係。同時,其價值集中在都市史及使用上的意義,不單單於實體的、物質所代表的意義,因而持續維繫其在都市及社區關係,以維護文化資產價值內涵。因此轉作為地區藝文媒體圖書館中使用,同時將原放映電影的集體記憶,透過圖書館資源舉辦電影放映及社區講座得以延續。

圖片說明:原電影放映的集體記憶再現,置於本體核心;圖文提供:一元聯合創研/何黛雯+林雅萍



辨識。真實(建築空間形式考證與原有機能)
八德中正堂修復再生原則為「舊建築之實體保存,以量體可辨認、重要元素或部位完整保留」。主要構造為RC立柱加強磚造牆體,山形芬克式桁架作為大跨度空間主要結構系統,桁木、椽條與水泥板瓦為屋面構造。屋頂東側為日式入母屋造之屋頂樣式,則由芬克式桁架與後端三座小桁架所構築,其側面為雨淋版構造。量體造型呈現現代建築的幾何構成,中軸對稱形式空間格局,外觀以洗石子粉刷牆面,並以簡潔線腳收邊,正面山牆以三段三開間樣式,壁面以當時流行之洗石子與紅色溝面磚貼附,正面左右兩側之矩形牆面做為電影看板,入口雨遮以三連栱之樣式。

圖片說明:穿梭於桁架的體驗教室空間;圖文提供:一元聯合創研/何黛雯+林雅萍



復生。附生
本團隊在歷史建築修復設計態度上,認為當代所支應的再生構造物,實際作為本體〔補充〕,同時強調支應物質的差異與可辨識性。因此新增二樓樓地板,但仍可由挑空處體察原空間尺度,以不對稱空間佈局姿態與歷史建築本體脫開處理,依附寄生於身體之中。北側新增量體為圖書區及消防機電設施內部化使用功能,則以碎化的面孔、單斜的屋面嘗試附生於身體之外。在空間佈局上,將作為電影放映的集體記憶置於核心位置,可彈性開啟門主要詮釋原觀眾席與舞台的對話關係,轉化為圖書館閱覽與書籍媒體的對話關係,其上閣樓為穿梭於芬克式桁架的歷史建築體驗秘密基地。

圖片說明:增設樓板與原舞台既新又舊的對話關係;圖文提供:一元聯合創研/何黛雯+林雅萍



開放。容受
歷史建築修復再生需在公共開放度與容受度之間需取得適切的平衡。原作為大空間的階梯式電影放映空間轉作為圖書館分館,首先面對增加樓地板面積的藏書使用上需求,以及公共性與開放性使用課題。同時面對提供作為供公眾使用則需就結構、消防等公共安全在反映現代需求而因應的軟硬體設施。本修復工程因屬公共工程且被切分成三期,歷時了六年,諸多工程介面需要克服,同時得面對繁複的歷史建築修復設計的因應計畫行政程序,成為桃園縣通過歷史建築建築管理土地使用消防安全因應計畫的首例,讓歷史意涵可透過人們的公共參與使用得以彰顯。

圖片說明:芬克式桁架與入母屋造轉化為側光引入;圖文提供:一元聯合創研/何黛雯+林雅萍



詮釋。對話
本團隊嘗試建構文化資產保存的「再詮釋」概念,主要以詮釋作為理解與解釋的方法,透過理解與解釋,把一種意義關係從一陌生的世界轉換到我們熟悉世界。然而,誰具有詮釋權?經常是歷史書寫者常常關注議題。相對於歷史書寫,本團隊主要關注如何藉由意義的再生產,瞭解文資保存實質意涵,再詮釋其記憶象徵並賦予特定文化意義。

圖片說明:原觀眾席與舞台對話關係轉化為閱報坐席;圖文提供:一元聯合創研/何黛雯+林雅萍



本團隊透過修復再利用實踐經驗反思,嘗試回到根本提出文化資產自身的意義何在的問題?是物質性的自身,還是需要透過與社區人的互動,意義才會再生產?「意義」或許是透過個體與環境的互動而生產,是不斷詮釋與「再詮釋」的動態闡述。因此,文資培力與體驗設計方式,即於調查研究與修復過程與社區與學校師生互動模式。讓生活於文化資產附近的社區居民與校園師生能瞭解文化資產價值與再利用的重要,讓「意義」透過個體與環境的互動而生產,是不斷詮釋與「再詮釋」的動態過程,促使文化資產成為生活美學、環境永續與歷史文化等深耕教育的活教材。讓設計的介入本質轉化為一種中介狀態的認識,再度拉起與社區的臍帶關係,成為老中青三代重新相遇的場所。

圖片說明:金屬天溝 新舊介面可逆性概念圖;圖文提供:一元聯合創研/何黛雯+林雅萍

圖片說明:芬克式桁架 新舊介面可逆性概念圖;圖文提供:一元聯合創研/何黛雯+林雅萍

圖片說明:箱型冷氣孔轉玻璃轉 閱讀角落概念圖;圖文提供:一元聯合創研/何黛雯+林雅萍

圖片說明:欄杆書櫃大樣圖;圖文提供:一元聯合創研/何黛雯+林雅萍

圖片說明:天溝修復大樣圖;圖文提供:一元聯合創研/何黛雯+林雅萍

圖片說明:屋頂修復大樣圖;圖文提供:一元聯合創研/何黛雯+林雅萍

圖片說明:施工前中後照片;圖文提供:一元聯合創研/何黛雯+林雅萍

圖片說明:正面山牆修復保存辨識以三段三開間樣式;圖文提供:一元聯合創研/何黛雯+林雅萍

圖片說明:三連拱式樣入口雨遮雨入口形制修復保存;圖文提供:一元聯合創研/何黛雯+林雅萍

圖片說明:原售票口重要元素修復保存辨識;圖文提供:一元聯合創研/何黛雯+林雅萍

圖片說明:原箱型冷氣孔轉化透亮玻璃磚體;圖文提供:一元聯合創研/何黛雯+林雅萍

圖片說明:原箱型冷氣孔修復轉化透亮閱讀角落;圖文提供:一元聯合創研/何黛雯+林雅萍

圖片說明:現代理性樣式修復保存與南側植栽光影;圖文提供:一元聯合創研/何黛雯+林雅萍

圖片說明:入口大門修復保存;圖文提供:一元聯合創研/何黛雯+林雅萍

圖片說明:破碎化面孔與單斜屋頂附生於本體之外;圖文提供:一元聯合創研/何黛雯+林雅萍

圖片說明:脫開本體之附生縫隙間動線的活動關係;圖文提供:一元聯合創研/何黛雯+林雅萍

圖片說明:舊屋瓦修復與新設採光天窗;圖文提供:一元聯合創研/何黛雯+林雅萍

圖片說明:增設樓板與原舞台既新又舊的對話關係;圖文提供:一元聯合創研/何黛雯+林雅萍

圖片說明:原電影放映的集體記憶再現,置於本體核心;圖文提供:一元聯合創研/何黛雯+林雅萍

圖片說明:修復後的桁架下與閱覽討論區關係;圖文提供:一元聯合創研/何黛雯+林雅萍

圖片說明:原觀眾席與舞台對話關係的轉化;圖文提供:一元聯合創研/何黛雯+林雅萍

圖片說明:可開啟門與穿透流動的多媒體空間;圖文提供:一元聯合創研/何黛雯+林雅萍

圖片說明:穿梭於桁架的體驗教室空間;圖文提供:一元聯合創研/何黛雯+林雅萍

圖片說明:金屬通透樓梯繫接附生的樓板;圖文提供:一元聯合創研/何黛雯+林雅萍

圖片說明:原ARTDECO弧形舞台雜誌區與新增樓板穿透關係;圖文提供:一元聯合創研/何黛雯+林雅萍

圖片說明:新增樓板流動寄生於虛體之間;圖文提供:一元聯合創研/何黛雯+林雅萍

圖片說明:非對稱性新增樓板以體察原空間尺度;圖文提供:一元聯合創研/何黛雯+林雅萍

圖片說明:芬克式桁架與入母屋造轉化為側光引入;圖文提供:一元聯合創研/何黛雯+林雅萍

圖片說明:老、中、青相聚於集體記憶場所之中;圖文提供:一元聯合創研/何黛雯+林雅萍

圖片說明:通往新增量體的無障礙友善坡道;圖文提供:一元聯合創研/何黛雯+林雅萍

圖片說明:書中有人、人中有書的閱讀行為佈設;圖文提供:一元聯合創研/何黛雯+林雅萍

圖片說明:原觀眾席與舞台對話關係轉化為閱報坐席;圖文提供:一元聯合創研/何黛雯+林雅萍

圖片說明:不對稱樓板端處的閱讀角落;圖文提供:一元聯合創研/何黛雯+林雅萍

圖片說明:新增附生量體之明亮閱覽空間;圖文提供:一元聯合創研/何黛雯+林雅萍

圖片說明:閱讀空間使用情形;圖文提供:一元聯合創研/何黛雯+林雅萍

圖片說明:單斜不穩定屋面側窗指向舊屋面的空間對話關係;圖文提供:一元聯合創研/何黛雯+林雅萍






[延伸閱讀]
>欣建築|ADA新銳建築獎 系列報導
http://goo.gl/wxhoM9

[延伸資訊]
>桃園縣八德市立圖書館大湳分館
http://www.pader.gov.tw:8088/library/about/2.asp


>2104 ADA新銳建築獎
展名|2014 ADA新銳建築獎特展
展期|2014年11月11日(二)- 2014年12月25日(四)
地點|空軍總部舊址 聯合餐廳一樓(台北市大安區建國南路一段177號)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日 10:00-18:00 免費參觀
官方網站|http://ada-taipei.org
主辦單位|台北市建築世代會
執行單位|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
協辦單位|中華民國都市設計學會、台灣建築報導雜誌社、欣建築
協力媒體|MOT/TIMES線上誌、準建築人手札網站

>ADA 新銳建築獎 臉書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ADAawards?fref=ts

>台北市建築世代會|第二屆ADA 新銳建築獎
http://ada-taipei.org/tw/

圖片說明:歷史空間組成 附生 脫離概念圖;圖文提供:一元聯合創研/何黛雯+林雅萍


設計案名稱:八德中正堂歷史建築修復再生
設計案位置:桃園縣八德市
業主: 桃園縣政府文化局
主要用途:
圖書館
建築師/設計者:
何黛雯建築師 林雅萍建築師
設計團隊:
參與者:王悅蓉、馮佳福、羅婉瑜、姜若彥、陳映彤、黃崇義、李齊
結構:詹添全土木水利技師事務所
水電:宇宸設計有限公司
承包商/營造廠:
建築:泰南營造有限公司/升皇營造有限公司
景觀: 亦程營造有限公司

基地面積: 1214 m2
建築面積: 629 m2
總樓地板面積: 1026 m2
造價:
>建築:13,071,196元
>室內:4,664,689元
>水電:5,076,518元
>景觀:2,920,032元
設計日期: 2009.5?2010.3
工程日期: 2009.10?2013.9
主要建築材料:
>外牆:紅色二丁掛、鋼板、洗石子
>開口:鋁門窗
>室內:玻璃磚、矽酸鈣板、馬賽克、吸音木絲水泥板、PVC地磚
>立面:紅色二丁掛、鋼板、洗石子
>景觀:陶磚、洗石子、清水磚
>攝影者/攝影擁有者: 陳映彤

====================
Profile
一元聯合創研/何黛雯+林雅萍

一元聯合創研於2006年由何黛雯與林雅萍所共同創立,由一群對於空間環境營造充滿熱情,同時兼具設計專業執行素養與創新理念的學習型建築人所組合。
主要研究及工作範圍主要包括文資保存、都市計畫、都市設計、都市再生、景觀規劃、文資培力、建築設計、友善空間等。對於公共領域環境規劃則結合終身教育推廣、社區參與,同時配合各機構的備整來執行。對於涉及複雜的可行性評估與繁複法令程序的專案整合是主要工作範疇。
我們在各項專案中嘗試結合務實的方法論與專業學術知識,進行跨領域的整合,同時反應人文關懷、設計涵養與創意價值,敏察環境變遷與時代脈動對於多樣生活及發展的影響。核心理念zero to one,嘗試回歸到初始、探求事物根本,來啟動創新與改變的能量。

@何黛雯目前為中原大學設計學院博士生、1999年畢業於中原大學建築學系。曾任台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規劃師(2004年~2006年)現為一元聯合創研+何黛雯建築師事務所負責人、中原大學建築學系兼任講師。

@林雅萍畢業於成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1998年)、逢甲大學建築系學士(1996年)曾任台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規劃師(2004年~2006年)現為一元聯合創研+林雅萍建築師事務所負責人、台北科技大學建築系兼任講師。

[延伸資訊]
>一元聯合創研/何黛雯+林雅萍
http://blog.yam.com/zerotoone

>一元學堂 臉書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52245704893546
何黛雯林雅萍建築世代會舊建築再利用ADA新銳建築獎一元聯合創研
fake advertisment

PR

fake advertisment

P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