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生活

[北科大建築]北科大建築畢業設計作品 二

By 欣建築2014/07/16
article cover


圖文提供 / 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建築系,編輯 / 吳宜晏

值得注意的,這一年來共同形成學生的設計介入的基調的事件或議題包括:22K社會新鮮人起薪、豪宅一坪200~400萬、服貿協議與319學運、毒澱粉、塑化劑、假臺灣米、胖達人香精事件、假油事件,以及與都市空間這個專業更為相關的文林苑都更、苗栗大埔徵地、淡海新市鎮、華光社區、蝸居浮現等遍地烽火般的不公義事件,其間所顯現的蛛絲馬跡的關聯,顯現了在父權式領導與全球性資本開發導向的政治氛圍中,追求利潤極大化而衍生的事件或趨勢,此中土地或空間商品淪為政客投機或資本積累的利器。建築與都市涉及極巨大尺度與極巨大的利益,在這一切建築產官學三界合作的權宜共謀的沆瀣一氣,以及嘶聲高喊文創產業至幾近無力的社會氛圍中,22歲這一批年輕人的畢業設計在相較下的微小,是否能夠有甚麼介入的立足點,或翹起世界的支點?

畢業設計總是有點理想性格的,儘管這些作品與提案僅有極少數獲得實現的可能,那仍舊是專業世界的起點。

無非因為,建築教育不只是學校教育,而是終身學習,學校教育無法在4-5年內就將學生訓練成具備建築師條件的狀態,畢業設計也不是脫離現實條件的烏托邦式的設計。畢業設計與實務的實踐應是緊密相連;畢業設計的方法探索與建立、議題導向的設計方法,正應是與實踐中的方法,此兩者並無二致。如果(雖也是氣餒著地說)目前狀態不是如此,我們應探究原因,而不是把實務環境與教育環境的差異視作理所當然,僅將理想寄情於畢業設計,繼續在實務環境中以不思索論述的方式進行著。(我們能允許靈肉分離?)

每個人都有能量改變世界,即使很微小,但當涓滴細流匯集成大川時,就能形成一股力量。不因此刻的微小而減小它的效力。設計的價值的探求,在此借用楊儒門今年在北科的演講題目(改變是一種力量)並進一步延伸為:我們必須啟動改變、期待改變,形成一股進步的力量。
..........2013-2014 畢業設計召集人 何震寰 Jenhwang Ho

位於東北角一座廢棄礦場,擁有特殊的基地紋理,以及居民深沉的記憶和生活重心。過往的廠業過往的產業已經不在導致人口外流, 擁有特殊景觀和歷史意義及「台灣龐貝古城」之美稱的十三層遺址,可惜的輝煌過往已不在,徒留下不捨得離開的原住民和沉默的遺跡。

將採礦的記憶,轉化成身體與空間的經驗,對於光、聲音、身體的記憶,甚至是這塊土地因煉礦時及排煙管留下的汙染,導致土壤含有危害物質,土壤因為徑流的流向和雨量,使汙壤範圍擴大,因而這塊土地無法再被使用。


因煉礦時所留下來的土地汙染,透過洗土的機制搭配植物復育法來將低污染的程度,讓人可以重新建立與土壤的親密度。不僅僅是過去的記憶,也利用洗淨的土壤延續未來的記憶。

試著將這塊基地上前述的光線、溫度、礦工的感受及礦道內空間的結構元素等重新用我們的方式,使用空間的手法闡述出來。

以記憶跟土壤淨化為契機,我們試圖讓這塊基地能持續有新的記憶被置入,所以我們選擇了延續生命及記憶的方式,以樹葬的方式延續下去。

來這邊的人分為參觀者及悼念者,參觀者的路線與來悼念者的路線是在同一條上,但是悼念者悼念的空間則會分支出去,兩者是環環相扣的,透過空間內光、水的流動、土與植物,讓紀念過往的親人在行徑時達到心靈的淨化與釋放。

在一個小型封閉的社區裡,里長因為在社區裡找不到夠大的地方增建活動中心而不斷跳票造成當地居民不滿。但是這個社區裡面有著非常多因為十年前家族分產權而造成糾紛至今無法建築的小空地,要是能夠活用這些小空地:把活動中心拆散到社區各地,是不是能夠滿足居民?倘若有天地主回國後發現土地上蓋了建築則會提出檢舉,一旦遭檢舉就必須立即拆除,風平浪靜之後再將活動中心蓋回,以此形成了游擊戰略。需要快速的組裝與拆除並不是一般建築構造能夠達成的,所以才使用了貨櫃來完成。

社區籃球場、公車站
為長江街上唯一的公車站牌提供等候區的座椅,並在內部有著籃球場和泡茶的庭院。

社區鑰匙兒童父母接駁站
長江街上的鑰匙兒童們在放學之後可以來此處相聚、聊天、玩樂,並安排志工讓兒童們的童年將不會只有電視和電腦的陪伴。兒童為國小年紀,這裡能確保他們的安全並使父母安心。採用雙層牆與自然通風為概念來達到減熱效果,屋頂有太陽能板與植栽層。

社區八點檔中心
提供社區中居民在看八點檔順便能夠泡茶聊天交流的一個好去處。屋頂的設計使下午的夕陽以折射的方式進入到室內,不會太刺眼與太熱。

社區飛輪、攀岩與跳舞空間
提供長江街的居民有適當的運動與交友的空間。一樓為休息區,二樓為飛輪教室,三樓為專業舞蹈教室,有四面環繞鏡子;四樓最為特別之處是利用結構體斜撐作為攀岩場的出入口,由窗戶進出。

社區課後讀書中心
提供長江街上的國高中生來此做課後的複習動作。除了讀書的課桌椅之外還設計戶陽台與平台,使學生們在讀書之餘也能散心休息。結構體T字部分除了中間點施以支撐力之外,兩邊加上纜線固定以增加結構的穩定性。貨櫃的空間分割後將讀書位子置入。

社區茶屋
此地多為老人聚集,創造一個日式茶屋給他們有地方相聚,另外用日式的構造方式:雨林板與三角屋頂創造出雙層牆與屋頂來隔熱,解決貨櫃最大的缺點:導熱過度。

活動中心諮詢與管理站
提供諮詢服務與管理社區中另外七處的鑰匙、志工、掃地用具。因為有些機能所使用的物品價格較高,故需要安排人做每天的開門關門。

兒童遊樂公園
設計給長江街居民的戶外休閒空間,其中在於挑戰貨櫃組合的可能性,再利用些新的組合搭配遊樂設施的機能,例如:溜滑梯、隧道。為了讓孩子體驗不同的介面,而利用軟墊、繩索、貨櫃表面與木架構形成不同的平面屋。

Adaptive Architecture in the Community
The Mutual Aid Society of Community Kitchen

南機場二期整建住宅就像一個被遺忘的社區,建築物從外觀破敗到走廊,原來的規劃設計已不符今日所需的居住水準,這裡的住戶雖來自各地,卻都屬於相似的社會階層,而且鄰里間關係冷漠、缺乏交流。

藉由對社區公共空間使用性的討論,來建立對社會底層住戶的一種行為系統─「社區廚房」。

試著將公寓住宅單元裡的廚房空間釋放出來,並透過食物網路的整合、供給,確保可食用的食物不被浪費並有效地分配給需要的人,從行為談food bank計畫的再詮釋,以及建築面向對都市與社會的適應性,探討鄰里關係在社會住宅的可能性。

這個社區的建築形態就像一個封閉的堡壘,基於環形社區的兩面性,設計策略是保留外環原來的空間紋理作為住宅單元、轉變內環和中庭廣場的空間性質作為居民的生活互動空間,並且在原建築架構下做空間調整,使其單元之間更具有彈性。

1F Plan




伊波魯島上的貓風景_文字衍生的空間拆解與情感描述 侯硐貓村中人貓共存的地景網絡
以「文字」做為設計方法,探討何謂屬於建築/空間的小說。從小說內文去表現設計中貼近人情的故事與想像,進而衍生到利用文字本質進行拆解與重組,展現各種不同的行為、活動、互動、生活方式。以此設計方法套用到新北市瑞芳區侯硐貓村做為基地,探討今日貓村皆以觀光/旅客的角度出發,而當地的貓與居民反而成為弱勢,其中的衝突與矛盾顯藏著眾多故事。

以貓在這片土地上的主權及居民本身被忽視的需求出發,以小說內文紀錄事件、文字本質置入物件--將文字分為兩個部分,一是小說內文,經由讀小說可以去理解當地的故事、置入設計後的變化,想像身歷其境中的空間;二是利用寫好的小說去進行文字的重新解讀,包括段落間距、詞性、文字數量等數十種組合,以此轉化為設計的手法與置入物。

設計及文字都由人與貓的兩種角度來切入,依照其不同的生活型態及需求,將既有生活的水平面由垂直面向打破,各種形式的動線、空間在不同向度上相互交錯,使人貓交地帶演變成彈性而模糊,演變成多種實質與虛體的交流,進而打造人與貓相互共生的網絡。


南港區在經貿經濟園區的衝刺下,原來的老工業城剩下的一些產業是需要藉這機會轉型,而其中的回收場也身處這種狀況下,老舊不堪的與當地格格不入,而當地的回收文化也讓人嘆為觀止,當地居民對於廢棄物的應用,其中包括一些物理性的功能以及其構築性,都甚具創意,令人再三種思考這種創意本身如何被延伸到回收場內,讓Recycle-回收這個行動昇華為一場運動。


回收物美麗的再生循環過程,對於大眾來說,難以觸及。對於我們來說,只有「使用」以及「丟棄」,一次又一次地。


本案試圖透過利用回收場(空間)及回收物(物)兩者的關係來建構一個再生循環的場域,人們可以突破從前回收場封閉的界線,進入這場域,從中透過親手踫觸,製作,來親身體驗再生系統以及其價值,也使回收場在都市中不再只是收集儲存的負面空間,使其昇華為釋放再生價值的場所。






蔡靜怡 / 綠食文化革命_新莊工業區新型態水岸濕地及市民有機農場

台灣水資源匱乏加上處理不完善且直接排入溪流,導致乾淨的河岸遭受嚴重污染,不但迫害整個生態環境,甚至引響食物安全。本案企圖將水資源回收再利用以減少都市對自來水的依賴,並提倡魚菜養耕農法。

本案位於新莊住宅區域內,因有許多非法工廠進駐,工廠廢水直接流入塔寮坑溪內,一路流向大漢溪再匯流入淡水河。此區污水未經處理排入溪流,造成嚴重水污染。


為了解決工廠與生活廢水處理與排放的問題,設計策略著重於以人工溼地方式自然代謝來淨化汙水,處理後的工廠廢水排入溪流重新創造良好的水岸空間,並提倡周遭居民將處理後的生活廢水運用至「魚菜養耕」的有機農場達到永續和諧的水環境。

[延伸閱讀]
>人物專訪
[何震寰+劉宛育]建築系畢展 讓建築更貼進生活
https://solomo.xinmedia.com/archi/12654-xinarchitecture

[何震寰+劉宛育]數位構築 探索更多建築可能
https://solomo.xinmedia.com/archi/12655-xinarchitecture

>作品導讀
[北科大建築]Taipei Tech ARCH / Project Review
https://solomo.xinmedia.com/archi/12711-NATA

[北科大建築]北科大建築畢業設計作品 一
https://solomo.xinmedia.com/archi/12714-NATA

[北科大建築]北科大建築畢業設計作品 二
https://solomo.xinmedia.com/archi/12723-NATA

[延伸資訊]
>誠品網路書店 -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建築系2013-2014畢業設計作品集
http://www.eslite.com/product.aspx?pgid=1001121582340560

>北科大建築系畢展臉書粉絲頁
Taipei Tech -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_ Thesis Review:
https://m.facebook.com/TPTEDA

>台北市建築世代會|第二屆ADA 新銳建築獎
http://ada-taipei.org/tw/


===================
Profile
何震寰

台灣大學社會學系畢,於台大學習期間開啟空間塑造的興趣,而後跨領域就讀東海大學建築研究所學士後建築組(MRI)、英國AA建築聯盟(Landscape Urbanism)。經歷海內外建築設計實務工作數年,現任教於台北科技大學建築系。
關注領域包含設計論述、建築設計、設計方法、數位工具、細部、構造、建築史、建築理論、參數式設計、都市景觀、構築術、生態等,興趣廣泛而全面,並持續地進行建築設計實務創作。自Zaha Hadid事務所後返國服務並投入全職教學,為台北科大建築系帶來顯著影響,除了以其經歷及技術大幅地開拓了學生思維與視野,也在其強調紮實、實驗性,且獨具一格的教學方法中,為建築教育帶來新氣象。(攝影:吳宜晏)



劉宛育
成功大學建築學系學士、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數位組碩士,2009年自TU Delft建築學院Hyperbody以Honorable mention畢業,專長為設計理論發展及參數式計。2011年任亞洲大學安藤專案執行、「台灣旺得了生活漫遊指南」聯合策展人,同年受邀於「台灣集合住宅的未來預想圖」建築展展出。2012 參展「台灣旺得了以管窺天生活美學展」,同年底任「台北創意學院:流通台北」城市設計工作營講師。目前為台北科技大學建築系專案講師兼畢業設計召集人,授課範圍涵蓋建築設計、設計方法、當代建築思潮、建築表現法、數位構築、設計思考等領域。熱愛所有正業以外的活動,相信建築師創造出來的空間是他/她對這世界的看法的重現,一個人用以理解外在世界的邏輯和組織內在宇宙的方式存在著必然的一致性。(攝影:吳宜晏)

畢業展台北科技大學劉宛育何震寰北科大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