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生活

林芳怡-建築傳教士的旅行起源

By 欣建築2019/01/30
article cover


建築旅行不是需要,而是必要!

路易斯康-艾克瑟特學院圖書館;圖片提供/林芳怡路易斯康-艾克瑟特學院圖書館


古時候,「旅行」無疑是種冒險行為,一出門可能就有去無回,就像電影《300壯士》斯巴達族人的成年禮,其中一環即是孤身前往不知處並達成任務,且從踏出門那一刻就充滿著未知;也有可能像電影《伊莉莎白小鎮》主角重新踏訪熟悉地土地,不只是為了回憶也是種「回家」的狀態,那麼某種程度來說,旅行的過程一定可以創造個人在某些事情上的感動。

威尼斯雙年展;圖片提供/林芳怡威尼斯雙年展


出發的原因不同,唯有親身體驗才是真

芳怡老師全家出遊的記憶;圖片提供/林芳怡芳怡老師全家出遊的記憶


於小康家庭長大的芳怡老師(後文以老師統稱),雙親每年都會辛苦地攢一筆錢,在寒暑假期間,帶著一家大小出門旅行,回想起那段時光,老師淺淺地笑著說,「每年我都很期待父母規劃的旅程,雖然不是國外旅遊,但可以到遠處過夜,又有遊樂設施可玩,就足以讓我在出遊前興奮許久。如此聊著突然還蠻想回去烏來的雲仙樂園看看,它現在到底是什麼樣子,是否還跟以前一樣。」對個孩子來說,出遊需要「搭飛機」是另一個令人感到雀躍的交通經驗。某年,老師與家人計畫到花東二日遊,第一天從臺北搭花蓮輪到東部,第二天回程再搭飛機回到臺北。雙親用心策劃每年旅遊行程時,從小在側的老師應於耳濡目染間培養出對「旅遊」的喜愛與熱情,且至今這樣的情感仍延續至生活之中。

威尼斯雙年展;圖片提供/林芳怡威尼斯雙年展

威尼斯雙年展;圖片提供/林芳怡威尼斯雙年展


自1994年至今,前往威尼斯旅遊已高達15次的芳怡老師,除了踏訪威尼斯雙年展之外,她能在錯中複雜的島與島之間穿梭,猶如當地人般,到傳統市場買生鮮食材,提著回公寓料理,熟識這兒的程度,幾乎等於是個「威尼斯人」。訪問的過程中,她說出了一件很令人難以置信的事,「我是在大學畢業後,第一次辦護照出國,且還是商務旅行。」因為在大家的印象中,現代青年大約都是在高中或大學時期就都已經出過國,現任建築旅遊策展人的她,竟是這麼晚才擁有出國的經驗。

該次旅行是在進入雅砌雜誌工作之前,芳怡老師曾在一間建築防水材料與填縫劑公司工作,那時她與公司的長官們一起到美國參觀數間材料商的工廠,從俄亥俄州落地後,於底特律回台,那緊湊地5~7日旅程,除了解了填縫劑的機能與使用方式外,也在工作之餘見識了北美五大湖的美及當地人的生活風情,那樣的畫面給了於公務行程中的芳怡老師許多意外驚喜。旅行的目的有很多,公務旅程會因目的影響著旅遊的步調,所孕育的體驗可能因此而受限,但也有可能在意外地擁有更與眾不同的旅遊經驗與感動。

真正第一次出國到義大利旅行,是老師在開放空間基金會(創興出版社)工作時期,參加了由他們所舉辦的旅行團,該團是由季鐵生老師擔任導覽老師,因為他在米蘭念書很長一段時間,所以由熟識義大利的他策劃了一段行程是從羅馬、佛羅倫斯、米蘭、威尼斯一路北上,基本上跟多數人的義大利行程走法很像。季鐵生老師是工業設計背景,所以帶著他們看了許多關於設計物件與建築,例如義大利山城佩魯賈的11月4日廣場上,那俯衝而下的張狂鴿群讓老師印象深刻;羅馬城中的教堂,由巴洛克建築大師弗朗切斯科•博羅米尼(Francesco Borromini)所設計的作品-四泉聖嘉祿堂(san carlo alle quattro fontane),那是間位於街角的狹小教堂,雖說窄小卻擁有著極精美的藝術大成之作,讓芳怡老師驚嘆不已,該次旅程是她第一次與義大利當地文化、飲食及整體環境深度接觸的契機,也在她心中埋下了對於旅行觀點的種子。每段旅程因為身邊的人,可以吸收到不同的知識,亦或是當地的風俗習慣,都可以成為自己的養分並促進自己進一步成長。世界很大,在我們還沒有走遍她之前,許多的美仍正靜靜地等著我們。


四泉聖嘉祿堂(san carlo alle quattro fontane);圖片提供/林芳怡四泉聖嘉祿堂(san carlo alle quattro fontane)



從經驗到分享,建築旅行的重要在於……


佛羅倫斯老橋;圖片提供/林芳怡佛羅倫斯老橋

Paul Goldberger《建築為何重要?(Why Architecture Matters)》一書中提到現代建築的美學與空間感有種抽象性,所以如果沒有接受現代建築相關教育,其實入門檻會比較高。芳怡老師將自己的角色設定為「建築傳教士」並說,「透過在欣建築工作,一點一滴報導或是策畫諸多建築旅程,進一步傳遞建築的美好。讓一般民眾學習建築,不需要求整體抽象地去理解建築師設計的含意,而是逐步單項地去了解設計細節與手法,並為成為旅遊經驗而被慢慢累積起來。」老師更以看畫展為例說,「畫展需要導引入門,而當代藝術的意涵難於第一眼被理解,所以需要『導讀』,建築亦是如此。」

萊特-落水山莊;圖片提供/林芳怡萊特-落水山莊

林芳怡老師將查理布朗的搖頭公仔推向前說,「『建築旅行』是一種療癒過程,記得一次旅行到墨爾本,到達要下榻的飯店已經很晚了,我已經忘記了那間飯店的名字,但在身心俱疲的狀態下,從進入大廳,進了電梯,進入房門,甚至在廁所與浴室,背景音樂是一直連貫著地,在封閉的空間中持續地撥放著。在大廳時,它的聲音很微弱,進入電梯後,交響樂的音樂變大了,透過音響撫慰著我們的精神,到了房間音樂又變小了,直到再度將浴室門關起來,音樂才又轉強。有時候『撫慰』、『療癒』並非單從視覺面而來,建築旅行會帶給人的第一個刺激,絕對是視覺,真的能夠感動人的卻不只有視覺,當下的整體感受才能夠真正擾動。」

林芳怡;圖片提供/林芳怡
感動不需要懂得理論與評論才能理解,其實多為直觀地感受,也因如此更有機會可以跨越一般人也能夠接觸的門檻。2017年,芳怡老師希望能夠有機會,可以促成她的「羅馬威尼斯雙城慢遊團,帶領大家打開五感,放肆地體驗生活的美好,但如果可以的話,老師希望自己能安排一趟旅行讓自己冒險,可能是倫敦,也可能是近年很夯的旅遊地點,例如去看北歐的壯麗地景等。

旅遊一直都是奢侈品,但同時也是跳脫日常的太空梭,透過建築旅行放空然後吸收不一樣的輕知識,不僅可以充電還可以豐富人生的另一種可能。

「站起來走吧!」 是芳怡老師在訪問的最後送給鐵粉們的一句話。


【芳怡的好旅俱樂部】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TravelLoversClubbyFY/

林芳怡;圖片提供/林芳怡(攝 葛斯齊)林芳怡老師;攝影:葛斯齊


【芳怡老師帶大家去義大利雙城慢遊】
https://travel.liontravel.com/detail?NormGroupID=3138afb1-741d-4ca5-9a6c-a5cb202b2459&GroupID=19EI528AFA-T
主題旅遊】從建築經典到空間狂想|造訪柯比意、SANAA、ZAHA、MVRDV等多件名作|法比荷現當代建築12日

https://travel.liontravel.com/detail?NormGroupID=2bd94faa-2241-4d50-a443-96e39cf30324&GroupID=19EU401BRA-T

【延伸閱讀】
居遊中梳理魅惑的水都威尼斯
https://solomo.xinmedia.com/1446427179/64672-aboutVenice01
淹水了!!是的,我在威尼斯……

https://solomo.xinmedia.com/1446427179/55094
王進坤-跳碰,但不跳tone的人生
https://solomo.xinmedia.com/archi/108710-Kun
吳宜晏-追建築熱血大叔的旅行三部曲 --「得永生」的吳宜晏談建築旅行為何重要
https://solomo.xinmedia.com/archi/110274-yen
蘇琨?─一隻喜愛新事物也對舊事物固執的牡羊 「建築愛好者」的樣貌原型
https://solomo.xinmedia.com/archi/110731-AndreSu

====================
撰文/何?融(何熊貝)
圖片提供/林芳怡


更多建築人物相關活動資訊,請上【欣建築-建築旅行為何重要】
https://solomo.xinmedia.com/archi/collect/topicsview/108899

旅遊看建築、建築知文化、文化說歷史,更多建築知旅請上【欣建築】
https://solomo.xinmedia.com/archi/collect/topicsview

威尼斯佛羅倫斯義大利羅馬東海建築營建築旅行建築旅行為何重要林芳怡